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和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2020年4月21日,陕西省委组织部下发文件,黄帝陵被列入省管干部教学点。 2024年9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设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主题教室,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重要论述以及黄帝陵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进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教育课堂。
阅历之广如张三丰,博物博雅如张三丰,身到黄帝陵致祭,并有此番怀古幽思,可见他和他同时代大多数人一样确信桥山黄帝陵为真黄帝陵。像他这样的通人达士如此尊崇黄帝陵,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回避它、忽视它?
黄帝陵周围的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黄帝陵陕西说。据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1998年)编辑的资料,黄帝陵周围暨黄陵县境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33处,即黄帝时代的文化遗址。
黄帝陵祭祀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国家的盛典,形成了既定的规模格式和祀典礼仪,祭祀黄帝已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华夏儿女,共谋祖国统一,开创美好生活的一项重大活动。2006年,黄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各时期关于陕西黄帝陵的文献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封禅书》 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张岂之在序言中系统论述了黄帝陵的文化地位与祭祀传统:“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开创的时代,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现在每年都举行黄帝陵祭祀……祭祀活动是继承、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实践。”“周人制定了特殊的祖先祭祀原则,强调祖先的贡献,突破宗法血缘限制,突出人类文明创造的意义。”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始终以“守护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为己任,将精神文明建设同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打造了一座有历史厚度、文化温度、文明高度的精神家园。
2025年6月5日,黄陵县召开古树名木保护专题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古树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古柏保护工作。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县委书记刘矿平参加会议并讲话。省黄帝陵文化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建雄主持会议。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