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帝陵历代祭祀
来源: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
创作时间:
(一)历代祭祀
1.上古时期
《竹书纪年》记载:“帝以土德王应地裂(地震)而陟葬,羣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朝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黄帝去世后,其臣左彻者,削木象黄帝,帅诸侯以朝之。
2.尧、舜、禹、夏时期
《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禘(dì,指祭祀)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尧、舜、禹时期的有虞氏和夏代的夏后氏,认黄帝为远祖而禘祭黄帝。
3.秦汉时期
(1)秦灵公祭黄帝
《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曾“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2)秦始皇致祭黄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沿袭了秦国对白、青、黄、赤四帝的祭祀。相传,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始皇西巡至崆峒山,遇“黄帝祠”。备礼致祭黄帝。
(3)汉高祖“建祠祭黄帝”
刘邦入关在秦见到四帝畴,又加设了黑帝颛顼之畴,并颁布诏书说,要按照秦的惯例对五帝加以祭祀,此后五帝之祀一直延续到汉成帝之时。
西汉开国之初,历经长年战乱,已是遍地伤痕,满目疮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建祠祭黄帝”,倡导祭祀黄帝,崇尚“黄学”。
(4)汉武帝率十八万大军祭黄陵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和《封禅书》均载,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十月,汉武帝巡视边防途经桥山,看到桥山上有黄帝的陵墓,于是在黄帝陵前祭告,武帝命令士兵一人一袍土,一夜之间在桥山之巅黄帝陵墓的对面,修起了一座九转“祈仙台”(即现在的汉武仙台)。
(5)司马迁实地考察黄帝陵
司马迁写史记时,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字史料,还亲自走访了各地的历史遗迹,搜集民间文献和传说。来到翟道城,对其周围方圆二十里,整整考察了四十多天,了解当地有关黄帝的传闻逸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可靠实据。回长安后,他写出了《史记》中的第一篇――《黄帝本纪》,同时,肯定了“黄帝崩,葬桥山”的伟大历史考证。据旧中部县志载:司马迁这次考证后,“轩辕庙”被地方官员列入史册。
(6)王莽建黄帝庙
西汉末年代汉的王莽好古,想按《周礼》治理国家。为了名正言顺,他封黄帝后为公侯,使奉其祭祀。他本人也以黄帝为初祖,虞帝为始祖,建黄帝庙方40丈,高17丈,并“郊礼黄帝以配天,黄后以配地”。王莽登上皇帝宝座以后,将轩辕黄帝之祭奉为国祭,并颁布政令,要普天下黎民百姓祭祀轩辕黄帝,以表示他登帝位是继承先祖的意愿,为民造福。他派人重修了轩辕庙,并广征通晓祭典礼制的人,筹办祭祀黄帝的典礼,首次提出来“人文初祖”的概念。
4.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对黄帝的祭祀沿袭南北朝,更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隋唐都沿袭了在南郊祭天以五帝配,以及四时迎气之祭的做法。
(2)唐代宗大历五年黄帝陵庙致祭被纳入国家祭典。唐代宗大历五年鄜坊节度使臧希让上言:“坊州有轩辕黄帝陵阙,请置庙,四方飨祭,列于祀典。”这里所说的坊州黄帝陵阙就是今黄陵桥山黄帝陵。唐代宗批准了这一请求,从而使此地黄帝陵庙致祭被纳入国家祭典。
5.宋元时期
(1)宋太祖下旨保护黄帝庙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宋太祖下圣旨对前代帝王庙宇予以保护,轩辕黄帝庙被重点加以整修维护,并将轩辕庙由原来的桥山西麓迁往现在的桥山东麓玉清观,或曰保生宫,相传保生宫为黄帝和岐伯论道之处,规定朝廷每三年要在轩辕黄帝庙举行一次祭祖活动。期间坊州知府花10贯钱栽植松柏1413棵。
(2)范仲淹祭黄帝陵
北宋名臣范仲淹,于宋仁宗宝元三年(1040)到陕西就任后,专程上桥山致祭黄帝陵,留下了《登桥山》:“高陟桥山上,关河万里长。沮流声浩浩,相干色苍苍。红日竿头进,青虚足下藏。轩辕龙驭古,百代景冠裳。”
(3)元泰定帝颁发保护黄帝陵庙令
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收到陕西中部县(今黄陵)住持道人状子一案。状告本县保生宫着火,轩辕黄帝庙殿宇被歹人破坏......泰定皇帝看罢状子,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大臣上殿,并发告曰: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始祖陵寝。今有歹人敢放火烧宫,损坏陵庙,实属不赦。泰定帝说完,由他亲自口授,命身边文官用汉字写了一份蒙语圣旨,立即指派飞骑日夜兼程,送往陕西中部县。
6.明清时期
(1)朱元璋遣官祭黄帝陵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认为轩辕黄帝不仅是医家的祖师,也是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洪武三年(1370),他派遣使臣到全国各地调查,查明各行省有先代帝王陵寝79处。洪武四年(1371),又派人对桥山黄帝陵庙进行勘察、修葺,筹备祭祀仪式。同年,朱元璋降旨废除了各地建立的“三皇庙”和“由十大医师祭祖”的礼制,规定祭祀黄帝由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家祭祀始祖的圣地,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称、数量和主祭、陪祭官员姓名都要刻石立碑。又特遣中书省管勾甘赴黄帝陵致祭,这次祭祀留下了我们所见的最早的一篇祭祀黄帝的祭文。为了保护祭祖圣地,黄帝陵庙设五品护陵官二人。后来县令即为护陵官,由五品官担任。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轩辕庙大殿内塑造轩辕黄帝坐像一尊,以利后世瞻仰祭奠。三年一大祭,大祭时由皇帝亲写祭文,由太常寺派遣大臣携带香帛、贡品前来桥山祭祀。
(2)明朝祭祀黄帝陵
明朝诸帝对黄帝陵祭祀不断,永乐十二年,宣德元年,景泰元年,天顺六年,正德元年、十一年,嘉靖十年、三十一年,隆庆四年,万历元年、二十八年,天启元年,十四次遣使赴黄帝陵祭祀。今黄陵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黄陵致祭的碑文十二篇。
(3)清朝祭祀黄帝陵
清代对于黄帝的祭祀沿袭明代,集中在两大项:一项是中央历代帝王庙展祭,多由皇帝主祭,春秋二次祭祀。一项是黄帝陵庙致祭,多由皇帝派专员致祭,一般是每三年一次,也有临时祭告。其他常年春秋之祭由地方官操办。
清朝对黄帝陵庙的祭祀,仪式隆重,规模宏大,次数较多。除常规之祭外,逢皇帝登基,太后寿辰,国家庆典,平息叛乱,水旱灾害,五谷丰登,大功告成等重大事件,特别是需要团结御敌,或获重大成功需要祭告祖先在天之灵时,也常由皇帝决定祭祀黄帝。清朝对黄帝陵的祭祀,见于记载的有30次:
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派专官到黄帝陵进行祭祀;
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敬遣专官到黄陵祭祀;
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遣工部杨运昌祭告黄帝陵;
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遣工部右侍郎加一级苏拜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有督理陕西等处地方粮储道副使加四级李国亮、延安府知府毛文、中部县知县金兰芝等;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遣鸿胪寺卿刘楷致祭黄帝陵,陪遣官有延安府知府张伟、鄜州知州胡正著、洛川县知县许廷佑、中部县知县李暄、宜君县谢裁秋、儒学训导阎仕、典史葛珙等;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因岁歉为民祈福、遣都察院协理院事左佥都御史常继圣致祭于黄帝陵;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3)为康熙帝五旬大寿并亲阅黄淮堤工回銮,派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吴存礼、鄜州知州高怡、洛川县知县萧长祚、宜君县知县卢兆鲲、中部县知县黄觐光、典使孙时铉、儒学训导阎仕等;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皇太子废而复立,遣户部右侍郎加二级张世爵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延安知府加一级孙川等,从祀官鄜州知州高怡、洛川县知县萧长祚、宜君县知县李之环、中部县知县祝文彬等;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康熙帝六旬大寿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致祭于黄帝陵,陪祀官为延安知府加二级孙川,从祀官有鄜州知府加一级功加记录二次张云鹤、洛川县知县加一级向兆麟、宜君县知县加一级李良模、中部县知县加一级邰衡等;
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1719)遣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吴孝登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鄜州知州加一级功加记录二次张云鹤、洛川县知县加一级军功记录一次向兆麟、中部县知县加一级杜乔等;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遣通政使司右通政钱以皑致祭黄帝陵;
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江球致祭黄帝陵,陪祀官为整饬榆林中西二路兼分巡道陕西按察使司布政司参议朱曙荪,从祀官有延安府正堂加三级记录二十五次沈廷正、鄜州正堂加一级孙毓诠、署肤施县正堂加一级徐珩等;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太常寺少卿鲁国华致祭黄帝陵,从祀官有直隶鄜州知州李如沅、中部县知县何任、宜君县知县许克家等;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为世宗配享圜丘礼成,遣翰林院侍读学士世臣致祭黄帝陵,从祀官有礼部文林郎加一级邢通、直隶鄜州知州加三级李如沅、署直隶鄜州同州府通判加三级商北麟等;
清高宗乾隆十四年(1749)遣太常寺少卿钟衡致祭于黄帝陵,陪祭官为分巡凤邠盐道按察司副使永敏,从祀官有同州府通判署直隶鄜州事赵铨、洛川县知县方楚正、中部县知县杨必名、宜君县知县许治、中部县儒学训导王运会等;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为慈宁太后万寿晋号,遣太常寺少卿涂逢震致祭黄帝陵,陪祀官有鄜州直隶知州加三级武敬、洛川县知县老尔昌、署宜君县朱家鄜濂、中部县知县王纲等,从祀官为同州府盐通判加一级赵铨;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为荡平准部、太后晋号,遣太常寺卿熊学鹏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候补知府署鄜州知府雷正、鄜州直隶州知州记录十次英德、中部县知县王纲等;
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赫庆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直隶鄜州知州刘麟勋、中部县知县巩敬绪、宜君县知县侯於蓟、中部县儒学训导李凤冈等;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为太后万寿晋号,遣宗人府府丞李友棠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鄜州知州阿林、鄜州分州吴廷试、洛川县知县温崧曾、中部县知县董廷楷、宜君县知县袁维丰、鄜州儒学训导李如坤等;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为阿桂平定大小金川,遣内阁学士唐吉泰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候补直隶州署鄜州加三级记录五次林苹范、洛川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五次温崧曾、中部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五次董廷楷、署宜君县知县加三级记录三次任重、中部县儒学训导江自岚等;
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1780)为乾隆帝七旬寿诞,遣内阁学士钱载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洛川县知县加三级记录黄辉、中部县知县加五级记录五次董廷楷、中部县儒学训导江自岚等;
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遣内阁学士胡高望祭告黄帝陵;
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遣内阁学士依兰泰祭告黄帝陵;
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遣陕西副都统花向阿祭告黄帝陵;
清仁宗嘉庆五年(1800)为高宗配享圜丘礼成,遣户部右侍郎周兴岱祭告黄帝陵;
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嘉庆帝六十寿诞,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桂致祭黄帝陵,陪祭官有鄜州直隶州知州鄂山、中部县知县恒亮,执事管右中部县训导朱体元、宜君县马兰镇巡检刘询等;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遣西安副督统哈兴阿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知州硕庆,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赵炳、宜君县知县邓培绶、中部县典史韩廷楷等;
清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为太后万寿晋号,遣陕西榆绥镇总兵官郭继昌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鄜州直隶州知州吴明捷,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张云瑞、中部县典史毛诗、前署中部县典史赵洙等;
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为太后万寿晋号,遣西安右翼副都统甘露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知州张其翰、中部县知县郭云章;
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遣西安左翼副都统常春致祭黄帝陵,陪祭官为署鄜州直隶州陈捷魁、中部县知县郭云章,执事官有中部县训导李荣春、洛川县训导路三登、宜君县训导孙震生等。
清朝祭祖30次,其中清世祖顺治在位18年,祭陵1次;清圣祖康熙在位61年,祭陵9次;清世宗雍正在位13年,祭陵3次;清高宗乾隆在位60年,祭陵10次;清仁宗嘉庆在位25年,祭陵3次;清宣宗道光在位30年,祭陵4次。
(4)清末爱国志士丘逢甲祭祀黄帝陵
光绪年间,邱逢甲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桥山祭扫黄帝陵墓。邱逢甲,字仙根,号沧海。台湾省漳化人,出身望族。光绪十五年进士,兵部主事。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清廷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刺破手指写出血书:“拒倭守土”四个大字,召集士绅联名据理力争,并率领“八千弟子”奋起抗日,“倾家财以为兵饷,不足则乞诸义士以助之”。号召青壮年,晓以民族大义,“人自为战,家自为守”,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二十多昼夜,终因孤军作战、弹尽粮绝而失败。失败后,他漫游各地,到陕西后,在友人的提示下,专程到中部县祭扫黄帝陵,寄托爱国情怀。邱逢甲在黄陵住了六天,在此期间,先后写了“祖先”、“落叶恋根本”、“山河终一统”、“谁非黄炎孙”等八首诗词。
(5)同盟会致祭黄帝陵
1908年,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组织五省的代表三十人于重阳节秘祭黄帝陵,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同盟会成员冒着极大的风险,乔装扮作商人、农夫、猎户等身份,相约前往黄帝陵进行祭拜,并在陵前宣读了郭希仁和张赞元起草的《祭黄帝陵文》,表达复兴中华民族的决心。
7.中华民国时期
(1)孙中山派员祭黄帝陵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3月,孙中山委派了一个由十五人组成的代表团来桥山致祭黄帝陵。代表团临动身的前一天,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大总统名义,为轩辕黄帝撰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词《黄帝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民国政府首次祭祀黄帝陵。
(2)于右任编纂《黄帝功德纪》
1918年清明节,国民党爱国志士于右任在中部县县长陪同下冒雨谒拜黄帝陵,并写下了谒陵诗一首。祭拜结束后,他对先秦以来有关史籍记载的黄帝事迹和传说,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分目编纂,详加校正,辑成一书,取名《黄帝功德记》,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初,由南京仿古印书局排印出版。
(3)1935年国民政府祭黄帝陵
193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张继、中宣委主任、监察委员会委员邵元冲,国民政府代表邓家彦以及陕西省代表邵力子等致祭黄帝陵,祭祖仪式因雨延期至7日晨举行,共5000人参加了祭祀活动。时年,国民政府确立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1935年中宣委主任邵元冲首倡清明节公祭。
(4)国共两党代表三次祭黄陵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在轩辕黄帝陵前举行了共祭仪式。上午10时,中国国民党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林伯渠),各自携带祭文来到桥山,列队鸣炮致祭,并各自宣读祭文,参加祭祀的有千人以上。
同年8月,任弼时、彭德怀、贺龙拜谒黄帝陵,任弼时看到毛主席的祭文后,首次提出“抗战出师表”的说法。
1938年清明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国民政府代表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致祭黄帝陵,张国焘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身份到黄帝陵参加祭礼。由省府秘书刘茵依司仪。致祭事毕,由蒋鼎文、孙蔚如率全体与祭人员及学生、军队绕行陵墓一周,并登汉武帝祈仙台,拜谒轩辕黄帝庙。嗣后,程潜、蒋鼎文分别为大殿与庙门题写了“人文初祖”“轩辕庙”匾额。
1939年清明节,中国国民党中央特派中委张继、国民政府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民政厅长王德溥代)等致祭轩辕黄帝。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祖涵、陕甘宁边区参议员高岗率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祭祀活动。前一日,张继等人步出县城北门至桥山东麓,谒黄帝庙,瞻仰一周,并在七抱古柏及汉武帝挂甲树前摄影留念。6日晨6时,省府人员及中部县长卢仁山等先至桥山陵寝布置礼堂,地方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约千余人,次第到达陵墓前列队与祭。由周宪章司仪,张继、王德溥主祭。
(5)1940年至1949年祭祀黄帝陵
1940年至1947年的清明节,国民党、国民政府均派官员到黄帝陵祭祀。由于国共两党时起摩擦,共产党方面便中断了和国民党同祭黄帝陵活动。1948年和1949年,由于战争原因,国民党便在西安设灵堂遥祭,李宗仁主祭。
1948年3月10日,黄陵县解放,共产党即派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刘景范、西北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赵寿山、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于清明节祭奠黄帝陵。1949年清明节,又派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厅长贺连城和黄龙分区专员黑志德等人到桥山祭奠黄帝陵。
(6)陈嘉庚谒祭黄帝陵
1940年3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先到重庆,继至延安。于当年5月31日赴延安途中,过中部县(今黄陵县)时,曾谒祭黄帝陵。
1955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时隔15年二次祭拜黄帝陵时,目睹了黄帝陵一派破败的现状后,亲自上书毛泽东主席,他在信中写道:“黄帝陵庙无人看管,庙宇木料多已腐坏,势将倾塌。院中草地,多为农民耕种,陵山附近,私坟如鳞……”,此信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阅后批示周恩来总理交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周恩来总理明确批示于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负责:“黄陵应明令保护和修缮。”
(7)邵力子为《黄陵县志》写“序言”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即1944年)七月十七日,陕西省政府批准,中央内政部电复云:“关于贵省中部县更名黄陵一节,经呈奉院会转奉,民国政府备案,并另铸新印,请查照饬知。”当时,陕西延安第三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正在主持修订中部县志,省主席邵力子连夜复电:“中央已批中部改黄陵,已付印的县志改为黄陵县志。”余正东接电后,要求邵力子主席为改名的《黄陵县志》写篇序言。邵主席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要求。
8.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公祭活动(1955年—202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祭黄帝陵活动由陕西省领导人主持,在清明节举行。
1955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成伯仁主祭。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高桂滋、秘书长李连璧,省文化局副局长赵望云等。参加公祭的还有黄陵县各界人民1300多名。
1956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韩兆鄂主祭。陪祭的有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文良,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子祥,黄陵县委、黄陵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的负责人和各界代表2200多人。
1957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杨玉亭主祭。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子祥等12人陪祭。主祭人杨玉亭在黄帝陵前上香,献爵,献花圈,并向群众讲述黄帝开创民族基业,发展生产和文化的功绩,接着陪祭人黄子祥等相继讲话。
1958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杨玉亭主祭。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子廉等陪祭,黄陵县各界代表3000多人参加了公祭。最后,杨玉亭讲话,叙述了黄帝对发展中国农业的贡献。
1959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孙蔚如主祭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伯伦等12人。陕西省、黄陵县各界代表5000多人参加了公祭。主祭人等向黄帝陵墓献果并献花,孙蔚如向参加祭扫的群众讲述了黄帝开创民族基业的功绩。
1960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孙蔚如主祭。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民政厅厅长杨伯伦等21人陪祭,孙蔚如向参加祭扫的群众讲述了黄帝开创民族基业的功绩。陕西省、黄陵县3000多人参加了公祭活动
1961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任谦主祭。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子濂等22人,在祭扫仪式上任谦、杨子廉等分别讲了话,陕西省、黄陵县各界代表3000多人参加了公祭活动。
1962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副省长时逸之担任主祭,有陕西省和黄陵县各界人士3000多人参加。陪祭人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伯伦等20多人
1963年清明节公祭,由陕西省代理省长李启明主祭,陕西政协副主席苏资琛等陪祭,人们冒雪祭扫黄帝陵墓,并瞻仰了轩辕庙,有陕西省和黄陵县各界2000多人参加。
1964年至1979年公祭活动中断,1980年恢复。随着改革开放,黄帝陵迎来了海内外同胞共祭黄帝陵的盛况。
1980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群众以及知名人士,台湾同胞2000余人参加。省、地、县分别向黄帝陵墓敬献了花篮、花圈。由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汉武主祭,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谈维煦、省政协副主席刘聚奎以及延安地区行署和黄陵县的领导人陪祭。谈维煦副省长在祭扫仪式上讲话,说:“当我们站在丰隆的始祖的陵墓之前,展望云天,心潮澎湃,无法抑制对一水之隔的1700万台湾骨肉同胞的深切怀念。”他最后说:“我们相信,凡属黄帝子孙,华夏后裔、都会珍爱祖国声光,弘扬民族勋业,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统一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以造福于人群,造福于子孙后代并以告慰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赫赫之名。”在祭扫仪式结束后,各界人士瞻仰了轩辕庙并植树留念。
1981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以及知名人士、台胞、归国华侨2000余人参加。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作宾主祭,副省长谈维煦、省政协副主席范明、胡景通等陪祭。延安地区行署专员李森桂恭读祭文。谈维煦副省长讲话说,清明是一个怀祖思亲的民族节日。在这一天,华夏后裔,黄帝子孙,不论身在何方,无不翘首引领,共寄爱国思乡之深情。当我们在此祭扫黄陵之际,尤其对一水之隔的台湾骨肉同胞深切怀念,不胜依依。他希望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爱国之士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四化和祖国统一大业,立民族大志,树一代新风,振奋精神,团结战斗,同心同德,并肩前进。各界人士瞻仰了轩辕庙,在陵园植松树留念。
1982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群众2000余人参加。来自全省各地的30多名台湾同胞、去台人员亲属、归侨、侨眷参加了祭扫仪式。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汉武主祭,副省长白纪年、省政协副主席范明、刘聚奎、胡景通、傅道伸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延安地区、黄陵县负责同志陪祭。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延安地区行政公署等分别向黄帝陵墓敬献花篮和花圈。范明在祭扫仪式上恭读祭文后,白纪年、傅道伸和台湾代表杨素玲先后讲话。讲话完毕鞭炮齐鸣,各界人士绕陵一周,并在陵园内栽植了100株纪念树。
1983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以及台胞、台属、港澳同胞共3000多人参加。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毅忱主祭,陕西省副省长李连璧,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任委员沈尚贤,延安地区行署专员阴汝平,黄陵县县长杨海潮等50多人陪祭。张毅忱恭读祭文。李连璧副省长、沈尚贤副主席在讲话中,深切怀念台湾同胞,热诚地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顺应民心,捐弃前嫌,早日实现统一祖国的大业。
1984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群众代表3000余人参加。陕西省省长李庆伟主祭,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张策、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应栋,省政协副主席胡景儒等陪祭。在古乐声中,李庆伟、黄陵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负责人、台胞、台属和省青联的代表先后向黄帝灵位敬献了花篮、花圈。延安行署专员高树岐恭读祭文,李庆伟、胡景儒先后讲话。他们在讲话中说: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率领聪明、勤劳、勇敢的先民,以大无畏精神,大胆创造,使我国的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尔后,子孙后代不断争光添彩,终于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使我国成为举世称颂的东方文明古国。今天我们处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为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新贡献。在祭扫黄帝陵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同根同源,祖国统一是我们的神圣大业。我们要以民族大义为重,携起手来,为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奋斗。
1985年清明节公祭,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明主祭,副省长林季周等陪祭。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台胞联谊会、省归国华侨联谊会以及延安地区、黄陵县等有关单位敬献了花篮、花圈。陈明恭读祭文。林季周讲话,说:“在我们缅怀始祖轩辕黄帝的时候,应当继承和发扬先人不屈不挠、勇于创造的进取精神,努力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陪祭人、省政协副主席胡景儒在讲话中说道: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同根同源,应该携起手来,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大业而共同奋斗。主祭人和陪祭人在黄帝陵前植了纪念树。
1986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延安地区、黄陵县各界群众6000余人参加。还有应邀专程来陕的20多位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陕西省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台胞、归侨、侨眷的代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和延安地区、黄陵县的领导机关等,分别向黄帝陵墓敬献花篮和花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承华主祭,副省长徐山林,省政协副主席魏明中、孙天义和延安地区、黄陵县的负责同志等陪祭。何承华恭读祭文后,徐山林、魏明中先后讲话。徐山林说,今天,当我们缅怀开创民族基业的始祖的时候,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为完成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宏伟目标,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魏明中在讲话中殷切希望台湾同胞、去台人员亲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继续为沟通海峡两岸各方面的交流发挥桥梁作用,群策群力,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各界人士绕陵一周,并在陵前栽植柏树100株。
1987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及黄陵县各界代表和群众共5000多人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印尼、新加坡的30位海外侨胞,省海外联谊会等分别敬献了花篮。省青年联合会、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等机关和群众献了花圈和民间供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连璧主祭,副省长曾慎达,省政协副主席高凌云、李经伦、孙天义,专程从北京来陕参加公祭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武连元,以及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代表,省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代表,海内外同胞等100余人陪祭。李连璧恭读祭文。曾慎达、李经伦讲话说,我们缅怀先祖,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艰苦奋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刻,我们也倍加思念台湾骨肉同胞,希望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促成祖国统一早日实现。各界人士和群众绕陵一周,在陵前植树。
1988年清明节公祭,有万余海内外同胞参加,盛况空前。公祭典礼在庄严雄伟的黄帝庙举行。专程前来祭扫黄帝陵的41位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参加公祭典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国忠主祭,副省长张斌、省政协副主席傅道伸等陪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海外联谊会、省青联、延安地区行政公署、黄陵县领导机关和41位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分别敬献花篮、花圈。邓国忠恭读祭文。副省长张斌讲话说,今天,当我们与海外侨胞,台湾港澳同胞聚首轩辕黄帝庙前,更加思念隔海相望的台湾骨肉同胞。我们真诚地希望新的国民党领导人,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审时度势,顺应民心,把海峡两岸关系上开始出现的良好势头推向前进,为早日结束我们国家分裂局面,实现和平统一做出积极贡献。他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缅怀先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把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继续推向前进,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大业,谱写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新的光辉篇章,以告慰我列祖列宗在天之灵91岁高龄的省政协副主席傅道伸也讲了话。领导同志、各界代表和海外侨胞、台湾港澳同胞一起登上桥山之巅,绕黄帝陵墓一周。并在陵区栽植了柏树
1989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代表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6000多人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明海主祭,副省长刘春茂、省政协副主席刘良湛等陪祭。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海外联谊会,省青联,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和专程前来祭扫黄帝陵的39位港澳台胞和海外华侨,敬献了花篮。韦明海恭读祭文。刘春茂、刘良湛先后讲话。他们追述轩辕黄帝的功德后说,缅怀先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说,今天,当我们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聚首黄帝陵前之际,更加思念隔海相望的台湾骨肉同胞。我们同根同源,同是华夏后裔,炎黄子孙,我们热诚希望,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共同携手努力,完成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各界人士在桥山栽植柏树
1990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代表,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近万人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明主祭,副省长潘蓓蕾、省政协副主席胡景通等陪祭。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海外侨胞,省青联,省海外联谊会,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桥山镇政府等单位和群众代表,分别向黄帝陵敬献花篮、花圈和祭品。余明恭读祭文。潘蓓蕾、胡景通先后讲话。潘蓓蕾在追述了轩辕黄帝的文德武功后说,缅怀先祖,我辈当努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尽早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胡景通说,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实现,11亿人口的大国经济有待振兴,全世界所有黄帝子孙,华夏后裔,皆心系于此,我们要为促进民族兴旺发达与国家统一奉献自己的力量。各界人士及海外侨胞还在陵区栽植了纪念树。
1991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人士、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15000余人参加。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凌云主祭,副省长姜信真、省政协副主席张鹤龄等陪祭。公祭典礼在悠扬凝重的古乐声中开始,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海外联谊会、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省青联、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人大常委会等方面的负责人和群众代表以及专程回大陆的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祭谒黄帝代表团、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祭祖团、台湾知名人士祭祖团、海外同胞祭祖团、香港同胞祭祖团等170名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分别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花圈或祭品。高凌云恭读祭文。姜信真、张鹤龄先后讲话。姜信真说,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轩辕黄帝被尊为我们民族的始祖,一直受到所有中国人的敬仰和爱戴。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祖的是,一个稳定的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日之中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励精图治,改革开放。今日之中国,一条海峡,隔成两岸,统一祖国,大业未完。华夏后裔,炎黄子孙,同根同源,我们真诚地渴望天堑变通途,人民喜团圆姜信真表示,今天播下祖国统一的种子,有一天终将收获求同存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瓜豆。参加公祭仪式的还有国务院对台办副局长许家先以及梁琦、李森桂、蔡肇发等。各界人士及海外侨胞一起植树留念。
1992年清明节公祭,参加的有陕西省和黄陵县各界人士以及近百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钟主祭,中顾委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萧克,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副省长郑斯林,省政协副主席董继昌陪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延安地区行署、黄陵县政府等单位以及近百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依次向轩辕始祖敬献了花篮和花圈。专程赶来的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黄陵祭祖团成员,身着中国古老礼服,虔诚地向先祖敬献了花篮。陶钟恭读了祭文,萧克、王光英、郑斯林、董继昌先后讲话。萧克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公祭轩辕黄帝陵,就是要弘扬炎黄以来几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振兴民族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王光英说,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希望看到一个繁荣、富强、文明和统一的中国,这是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祭人、陪祭人还参加了同日举行的整修黄帝陵工程奠基仪式。
1993年清明节公祭,有陕西省和黄陵县各界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兄弟省市的负责人等8000余人。省长白清才主祭,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强晓初、常务副会长杜导政,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陕西省领导人王双锡、吴庆云、魏明中、刘良湛、孙天义、毛生铣陪祭。在全体肃立的静穆中,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奏起了专为祭陵而作的古乐《轩辕颂》。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国家建设部、湖北省政府、辽宁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山西省政府、省海外联谊会的负责人、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代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代表以及延安地区、黄陵县代表依次献上花篮。民众代表敬献祭品。白清才恭读祭文。植树留念。
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黄帝陵参加公祭活动,同时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有关省市区政府领导,海内外知名人士均参加清明节祭陵活动。
1994年清明节公祭,有海内外数千名炎黄子孙参加。正在陕西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勃兴,省长白清才,省政协主席周雅光,中央有关部门代表王照华、庄炎林、万绍芬、周干峙、李赣骝,山西、江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台、港、澳同胞代表,海外侨胞代表等参加,由省长张勃兴主祭。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侨联,国务院侨办和港澳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天津市政府,上海市政协,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和陕西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24个单位依次向黄帝陵敬献了花篮。张勃兴恭读祭文。台湾同胞代表、台湾中华建筑学人协会理事长林长勋和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恭读追思纪念文。全体公祭人员向黄帝陵行三鞠躬礼,并由鼓乐队奏乐前导,绕陵一周,谒陵敬祖。
1995年清明节公祭,参加的有陕西省暨黄陵县各界人士以及海外港台炎黄子孙2万余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勃兴主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中央有关部门代表,12个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以及陕西省领导安启元、程安东、周雅光、支益民、任国义、孙天义、纪鸿尚等参加这次谒陵拜祖活动。主持人副省长姜信真宣布公祭典礼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有关部门、12个省、市、自治区政府、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陕西省延安地区、黄陵县等24个单位分别敬献花篮。黄陵县还向祖先敬献鸟兽面花、时果等祭品。张勃兴恭读祭文。祭陵人员绕陵一周,在桥山栽树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题词:“团结奋进,再展辉煌”。有36个单位和个人为整修黄帝陵共捐资人民币438万多元。
1996年清明节公祭,有万余名炎黄子孙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参加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中央国家机关、兄弟省、市、自治区及陕西省领导人安启元、张勃兴、程安东、周雅光、刘荣惠、牟玲生、赵连臣等,还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延安地区、黄陵县各界代表以及特邀、捐资代表。李铁映、万国权分别代表国务院、全国政协向轩辕黄帝陵敬献花篮。中央有关部门,兄弟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以及延安地区、黄陵县等21个单位也分别敬献了花篮。黄陵县还向先祖敬献了鸟兽面花、时果等祭品。主祭人、陕西省省长程安东恭读祭文。有13个单位和个人代表走上祭亭,为整修黄帝陵捐资人民币354万元。公祭人员绕陵一周,谒陵敬祖。李铁映、万国权、安启元、张勃兴、程安东、周雅光、刘荣惠、牟玲生、赵连臣等植树纪念。
1997年清明节公祭,有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参祭人员与5万余黄陵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国务委员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省委书记安启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勃兴,省长、省政协主席周雅光,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中华炎黄研究会顾问乔晓光,全国人大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万绍芬,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伍精华,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周干峙,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秦文俊,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青海省委书记田成平,甘肃省省长孙英,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书记张文岳,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大律师胡鸿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梁钦荣,国务院特区办副主任赵光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李建国,江苏与陕西省各界代表参加了公祭。典礼主持人、陕西省副省长姜信真宣布典礼开始。宋健代表国务院,王兆国代表全国政协,张文彬代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孙英代表西北五省区党政联席会,赵光华代表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张勃兴代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政协等,分别向黄帝陵敬献了花篮。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华裔代表等也敬献了花篮。黄陵县各界群众还向先祖敬献了祭品。程安东恭读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黄帝陵行三鞠躬礼。有20个单位和个人走上祭台,为整修黄帝陵捐款500多万元人民币和5万多港币。在祭祀乐队的引导下,参祭人员绕陵一周。中央和陕西省领导等植树纪念。
1998年清明节公祭,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一个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陵典礼,有近千名来自海内外的参祭人员和5万余名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参加祭礼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副部长张廷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姜恩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刘名启,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宗光耀,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有关兄弟省市自治区负责人,陕西省领导人李建国、安启元、贾治邦、蔡竹林、艾丕善、崔林涛、张保庆、徐山林、陈跃、杜东海等,以及香港、台湾、澳门同胞,海外侨胞代表。蒋正华、王兆国分别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和中华海外联谊会向黄帝陵敬献花篮。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庄世平、李东海代表香港各界敬献花篮。上海市、安徽省负责同志代表兄弟省市自治区敬献花篮。李建国代表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敬献花篮。黄陵县各界群众还向黄帝陵敬献了时果点心等祭品。程安东恭读祭文。随后,全体参祭人员向轩辕黄帝陵行三鞠躬礼,并跟随祭祀乐队缓缓绕陵一周。
1999年清明节公祭,有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参祭人员和万余名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副省长贾治邦宣布典礼开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陕西省领导人李建国、安启元、徐山林,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及兄弟省、市、自治区负责人,香港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澳门同胞、海外侨胞及整修黄帝陵捐资单位代表参加了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代表全国政协敬献花篮。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邦柱代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敬献花篮。'99东西部合作与投资洽谈会组委会副主任、安徽省副省长卢家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力生代表'99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洽谈会敬献花篮。香港各界、台湾同胞、澳门各界人士、海外同胞代表敬献花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敬献花篮。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苏明代表黄帝陵基金会敬献花篮。省海外联谊会会长李锦江代表省海外联谊会敬献花篮。中共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黄陵县委书记高合元分别代表延安市、黄陵县敬献花篮。黄陵县各界群众敬献水果、面点等祭品。程安东恭读了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并瞻仰轩辕庙。
2000年清明节,有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参祭人员代表与万余名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常务副省长贾治邦宣布公祭典礼开始。参加祭典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全国政协常委、澳门吴福集团董事长吴福,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陕西省领导人安启元、艾丕善、徐山林,陕西省海外联谊会会长李锦江,中共延安市委书记高宜新等。各方代表分别敬献了花篮。澳门各界人士代表还敬献了“功盖华夏,恩泽濠江”的匾额。当地群众代表还敬献了水果独具地方特色的面点等祭品。程安东恭读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并拜谒了黄帝陵。
2001年清明节公祭,有千余名来自海内外的参祭人员代表和5万余名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常务副省长贾治邦宣布典礼开始。参加祭礼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郑怀生,黑龙江省副省长王佐书,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陕西省领导人安启元、艾丕善、崔林涛、唐绩初、马大谋、杜中岳、苏明、姜信真、黄钟、李雅芳、马殿魁,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海外联谊会会长石学友,中共延安市委书记王侠等。各方代表分别敬献了花篮。当地群众代表敬献了水果和独具地方特色的面点等祭品。程安东恭读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瞻仰轩辕庙,拜谒黄帝陵。
2002年清明节公祭,有10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参祭人员和数万当地群众参加省长程安东主祭。常务副省长贾治邦宣布典礼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先后敬献了花篮,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代表也分别敬献花篮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田鹤年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代表中央国家部委,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秀智和甘肃省副省长崔正华代表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代表陕西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两院院士周干峙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周其风代表科教界,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代表黄帝陵基金会,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海外联谊会会长石学友代表海外联谊会,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明春和黄陵县委副书记贾永禄代表延安市、黄陵县,分别敬献了花篮。黄陵县副县长姜文华、县政协主席段育清代表当地群众敬献了水果和独具地方特色的面花。程安东恭读祭文。全体参祭人员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2003年清明节公祭,出席公祭典礼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陕西省领导李建国、贾治邦、艾丕善、袁纯清、董雷、栗战书,中央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领导、海外来宾和黄陵当地群众数万人参加了公祭。公祭活动由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德铭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代表团以及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代表与各界人士依次敬献花篮,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李建国也代表陕西省敬献了花篮。随后,天津市和安徽省领导代表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区政府敬献由34个精致面花组成的供品,代表着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恭敬之情。陕西省省长贾治邦恭读祭文。
2004年清明节,中华大祭祖——甲申年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隆重举行。有来自海内外的3000多名参祭人员和黄陵县数万群众参加。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典礼筹备工作委员会主任陈德铭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李建国及首次遴选出的“民间主祭人”郭广昌,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兄弟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代表先后敬献了花篮。陕西省党军政领导艾丕善、袁纯清、董雷、张保庆、杨永茂、杨士秋、崔林涛、白云腾、田源、刘锦才、石学友、庞家玉、刘石民、王镇西、萧东海,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和其他省市区领导等参加了公祭典礼。陕西省省长贾治邦恭读祭文,全场公祭人员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接着举行乐舞告祭仪式。公祭礼毕,瞻仰轩辕殿,拜谒了黄帝陵。
2005年清明节,在轩辕庙祭祀大院隆重举行“乙酉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刘延东,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台湾台商发展促进协会理事长蒋孝严,与各界代表等5000余人参加公祭。陕西省政府省长陈德铭恭读祭文,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主持公祭活动。
2006年清明节,丙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陕西省领导李建国、陈德铭、赵正永,丙戌年主祭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企华等出席。
2007年清明节,丁亥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丁亥年度主祭人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喜武,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郭莉,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山东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仁元,青海省政府副省长马建堂,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美洲中华总商会秘书长黄金泉,香港金利来有限公司主席曾宪梓,世界华人协会欧洲分会会长江基民,世界华人协会总秘书长颜新焕等出席,陕西省政府省长袁纯清恭读祭文。
2008年清明节,戊子年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在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顾秀莲,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参加祭祀活动,陕西省政府省长袁纯清恭读祭文。
2009年4月3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也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向“中华民族远祖黄帝”献花致祭。同年4月4日上午9时50分,己丑年清明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连战与夫人在黄陵祭祖大典上深深鞠躬。
4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袁纯清、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继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政府省长袁纯清恭读祭文。
2010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海外联谊会会长杜青林,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黄永达,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政府省长袁纯清恭读祭文。
2011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严隽琪,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夫人戴美玉,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主席马铁山,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彭开宙,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辛卯年年度主祭人,颐和集团董事长何建梁,香港电脑商会会长梁定球,澳门地产商会理事长陈植群代表港澳同胞;马来西亚韩江电视新闻中心韩江学院名誉院长谢诗坚,澳洲华人妇女联合总会会长、爱尔兰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敏琪,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主持典礼。
2012年清明节,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台湾地区新党主席郁慕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叔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秦宜智,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郭炎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施荣怀,澳门陕西工商联合会会长吴晓康,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董事长、廖凯原基金会主席廖凯原,意大利和平促进会会长、意大利光华集团董事长刘光华,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等出席公祭典礼。公祭典礼由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主持。
2013年清明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台湾工商团体“三三会”会长、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江丙坤及夫人陈美慧,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闫仲秋,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文化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李洪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从经,澳门大学中文学院院长邓国光,台湾青年代表潘怀宗、陈丽玲、王炳忠、汪祖仪,美国蛋挞王食品公司董事长梅伟民,匈牙利中匈人民友好交流协会主席、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张曼新,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冉新权,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等出席公祭典礼。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主持,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公祭典礼上恭读祭文。
2014年清明节,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黄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等出席公祭典礼。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主持,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恭读祭文。
2015年清明节,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中国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周宁,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卢昌华、天津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川、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羽女士,香港大学陈嘉蔚同学、香港恒生管理学院黄映彤同学,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会长罗奕龙、中国银行澳门分行青年协会副理事长周永豪,美国博雅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田长桉,洪都拉斯华裔协会会长熊伯洪,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等出席公祭典礼。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主持,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恭读祭文。
2016年清明节,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詹春柏携夫人巫秀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张少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女士,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郑建邦,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悦娥女士,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向先,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刘善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青海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小青,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恒源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良,全国道德模范、《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陈若星女士,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一局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务工窦铁成,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西飞国航总厂薛莹女士,十二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台联副会长、广东省台联会长颜珂女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段海滨,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刘长乐,香港陕西青年会主席、香港南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惊理,澳门陕西联谊会会长、澳门龙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德明,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张瑞瑶,俄罗斯中国志愿者联盟副秘书长国强,捷克温州商会会长林峰,新党主席郁慕明,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出席公祭典礼。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姚引良主持公祭典礼,陕西省代省长胡和平恭读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祭文。
2017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女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女士,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高永中,中纪委驻国家民委纪检组组长周小莹女士,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张友君,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陈义兴,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李汉宇,德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会长冯定献,亚洲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总会执行会长王典奇,法国青田同乡会会长孙少荣,欧洲中国留学生创业基金会执行会长卢雅娟女士,埃及华人石材协会会长黄友灯,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副教授何卫锋,国家电网电力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主责王进,贵州省黎平县老烟刀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贞琼,陕西明珠瑞吉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米莹,西安西电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工人高喜喜,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等出席公祭典礼。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主持,陕西省省长胡和平恭读祭文。
2018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刘结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吕彩霞女士,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田辉,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华,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赵晓君,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香港南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薛惊理,香港洋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俊峰,世界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主席余建强,新西兰华人妇女联合会会长车卫星女士,南非华商总会会长郑星利,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常务副会长钟来福,新党主席郁慕明,航天四院7416厂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长徐立平,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铆装钳工薛莹,大成智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进,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范代娣,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金牌获得者张虹,全国青联委员、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科长吴书香,延川县第二中学副校长都维雄,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等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桂主持,陕西省省长刘国中恭读祭文。
2019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女士,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万立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张伯军,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高友东,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全国青联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致公党中央海外联谊专委会主任李嵘代,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青山,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王荣平,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海瑛,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女士,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陈文吨,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林怀宣,全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同盟执行会长王然,美国俄勒岗州华人联合会、统一促进会会长朱介眉,美国华裔民选官员协会会长、美国加州阿罕布拉市前市长沈时康,钱学森智库专家世界社会系统工程协会副主席常远,新党主席郁慕明,全国改革先锋、我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全国青联常委、文化学者、知名作家魏新,团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湘潭市青年创业协会会长杨怀保,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团委副书记米京博,中国空导弹研究院高级技师邵志永,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汪勇,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丁根荣,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城大队民警王振治,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艺术指导郝萌,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王琳,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等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桂主持,陕西省省长刘国中恭读祭文。
2020年清明节,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和平,省台办主任杨勇,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光明,西安交通大学教师蔡昀廷、中国平安陕西分公司经理陈亦骐、西安市大学南路小学分校马宸希同学,香港特区政府驻陕联络处副主任孙学英、侨资企业代表于长清、美国大华府地区陕西国际商会会长柳奇,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等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桂主持,陕西省省长刘国中恭读祭文。
2021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程学源,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爱兴,河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春艳,甘肃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波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胡衡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李蕴妍,澳门陕西商会副会长郑海明,西安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杨鸿鹏,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梁冠军,中国侨商会副会长、陕西省侨商会会长薛惊理,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赵刚等出席公祭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桂主持,陕西省省长赵一德恭读祭文。
2022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陕西省省长赵一德,陕西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委常委王晓、庄长兴、赵刚、郭永红,副省长方光华、徐大彤,省政协副主席张广智,省军区司令员赵天翔,省决咨委副主任、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长白阿莹等参加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主持,陕西省省长赵一德恭读祭文。
2023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陕西省省长赵刚,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中国国民党前中央秘书长林中森,新党前主席郁慕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陕西省政协主席徐新荣,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陕西省委常委王晓、方红卫、孙大光、蒿慧杰、王琳、赵天翔、李明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长兴,副省长徐明非,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李忠民、高岭,武警陕西省总队司令员刘波,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长白阿莹等参加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主持,陕西省省长赵刚恭读祭文。
2024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陕西省省长赵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新党前主席郁慕明,陕西省政协主席徐新荣,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马利怀,中国侨联副主席高峰,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仇开明,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朱建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宋哲,甘肃省副省长赵金云,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兴於,陕西省委常委王晓、孙大光、蒿慧杰、王琳、李明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长兴,副省长戴彬彬、徐明非,省政协副主席刘宽忍,省军区少将政治委员唐书海,武警陕西省总队司令员莫彬、政治委员郝光,西安市市长叶牛平,黄帝陵基金会理事长白阿莹等参加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主持,陕西省省长赵刚恭读祭文。
2025年清明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全国政协副主席何报翔,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陕西省省长赵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新党主席吴成典,陕西省政协主席徐新荣,陕西省委副书记邢善萍,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王瑞军,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部分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兄弟省(区、市)代表,陕西省委常委王晓、方红卫、孙大光、蒿慧杰、李明远、唐书海、王海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青,陕西省副省长戴彬彬、徐明非等参加典礼。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主持,陕西省省长赵刚恭读祭文。
9.党和国家领导人拜谒视察黄帝陵
1982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贺敬之到黄陵县拜谒黄帝陵。
1984年6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赴延安途经黄陵县,瞻仰轩辕庙和黄帝陵。
1986年5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陕北视察工作期间,途经黄陵县,拜谒了黄帝陵,并在谒陵留言薄上签名。
1986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前往延安视察,途经黄陵县,登桥山,拜谒了黄帝陵。
1987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到延安视察工作,途经黄陵,专程拜谒了黄帝陵、庙。
199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省委书记张勃兴的陪同下,拜谒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陵墓。
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拜谒了黄帝陵。
1995年5月16日,国务委员李铁映拜谒黄帝陵。
1995年5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拜谒黄帝陵。
1995年9月12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拜谒黄帝陵。
1995年9月20日,国家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拜谒黄帝陵。
199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省市领导安启元、程安东、高宜新等陪同下视察了黄帝陵整修、扩建工程,并祭奠了黄帝陵。刘华清强调一定要加强黄帝陵的保护,发挥好民族圣地凝聚、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基地作用,并挥毫题词:“继往开来,强我中华。”
1997年6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祭拜黄帝陵。
1997年6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拜谒了黄帝陵。
1998年6月7日,国家电力部部长高严到黄陵县拜谒黄帝陵并签名留念。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黄陵县城北桥山之巅的黄帝陵。江泽民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我们的先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9年6月26日,国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陕西省副省长范肖梅等人的陪同下拜谒了黄帝陵。
1999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率在京的84名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拜谒了黄帝陵。
200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旭东拜谒黄帝陵。
2000年4月9日,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季允石率领的江苏省党政代表团一行30多人拜谒了黄帝陵。
2000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委员、国土资源部常务副部长孙文盛一行举行恭祭黄帝活动。
2000年4月28日,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拜谒黄帝陵庙。
2000年5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程安东的陪同下到延安视察,在延期间拜谒了黄帝陵,并为黄帝陵题词:天下第一陵。
2000年5月6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拜谒黄帝陵庙。
2000年5月27日,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为团长的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一行,在国家农业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领导及省市领导陪同下拜谒了黄帝陵。
2000年9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来黄帝陵谒陵祭祖。
2000年9月21日,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芳参观拜谒黄帝陵庙。
2000年11月7日,贵州省副省长张文骏拜谒黄帝陵庙。
2001年4月29日至5月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孙天义陪同下来延安视察,拜谒了黄帝陵。
2001年5月20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拜谒黄帝陵。
2001年7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等一行20人来延安视察,7月10日上午拜谒了黄帝陵。
2002年2月13日,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赵金铎拜谒黄帝陵庙。
2002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出席黄帝陵整修二期工程祭祀大殿奠基仪式。
2002年5月2日至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一行来延安视察,拜谒了黄帝陵。
2002年5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赵洪祝拜谒黄帝陵。
2002年9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黄帝陵。同年10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黄帝陵。国家决定一年内完成黄帝陵二期整修任务,整修工程拆迁工作按期完成。
2003年3月12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家琪拜谒黄帝陵。
2003年4月2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苏荣拜谒黄帝陵。
2003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拜谒黄帝陵。
2003年5月28日,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参观拜谒黄帝陵。
200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部长贺国强拜谒黄帝陵,并视察黄帝陵二期整修工程。
2003年4月16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拜谒黄帝陵。
2003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梁国庆拜谒黄帝陵。
2003年8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郑万通,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等陪同下拜谒黄帝陵,并视察黄帝陵整修二期工程进展情况。
2003年8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拜谒黄帝陵。
2003年8月21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刘锡荣拜谒黄帝陵,并视察黄帝陵整修二期工程进展情况。
2003年8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谒陵祭祖。
2003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拜谒黄帝陵。
2003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李正亭参观拜谒黄帝陵。
2009年4月5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参观拜谒黄帝陵。
200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参观拜谒黄帝陵。
2009年7月4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0年7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0年10月16日(重阳节),毛泽东女儿李讷夫妇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1年6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1年9月20日,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2年6月19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3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轩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4年10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6年4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6年4月14日,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6年5月15日,原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8年5月23日,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9年4月17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9年8月1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空军上将司令员许其亮参观拜谒黄帝陵。
2019年10月2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参观拜谒黄帝陵。(题词:祖国强盛、民族团结、人民幸福)
2019年清明节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
2022年9月23日,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参观拜谒黄帝陵。
2023年5月24日,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参观拜谒黄帝陵。
2023年9月6日,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郑重参观拜谒黄帝陵。
2023年9月14日,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党组成员孙春兰参观拜谒黄帝陵。
2023年10月11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彭小国参观拜谒黄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