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地处国土中央,背倚黄土高原,南望关中平原,是中华文化山水格局的绝佳代表,被誉为“中华第一陵”。其陵轴线与胡焕庸线垂直相交,沮水呈龙形,且有四灵拱卫、九龙朝圣等奇观。陵庙城邑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传统山水形胜文化与人居环境理念 。
中华文明中,黄帝被尊 “人文初祖”,其功绩奠定华夏民族基础,开启文明新纪元。黄帝陵是文明连续性的历史锚点,现存陵庙体系、古碑及 8 万余株古柏,尤其 5000 年以上古柏,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续性的物理和活态见证。
陕西黄帝陵 清明公祭典礼庄严神圣、气势宏大,树的是国威民魂,表达了祈愿国运昌盛、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重阳民祭祥和温婉、古朴风雅,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表达的是老百姓祈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祖国繁荣、人民幸福的愿景。明、重阳祭典
2021年,黄帝陵保护纳入陕西省“十四五”规划,根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黄帝陵保护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旨在加强黄帝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
陕西黄帝陵获得的国字号荣誉
陕西黄帝陵历代祭祀
陕西黄帝陵碑刻遗存内容—第一部分
乙巳(2025年)元宵佳节之际,黄帝陵典礼服务中心(黄帝文化研究院)承办了赴延秧歌汇演,活动秉承黄帝陵文化之魂,赓续五千年文明之脉,高擎民族大团结之旗,呈现了一场贯通古今的文化盛宴,“中华一统自轩辕,文明一脉五千年,民族一体同心圆”三个方阵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
黄帝陵保护整修始于唐代,历经各代,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整修,还规划建设文化园区,以传承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是否退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