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寻根”——两岸同胞黄帝陵祭祖活动举行

来源:陕西日报 爱黄陵 徐晓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创作日期:

初阳映照,古柏森森。7月9日上午,黄陵县黄帝陵人文初祖大殿前广场庄严肃穆,2025陕台文化交流周“溯源寻根”——两岸同胞黄帝陵祭祖活动在此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50余名同胞齐聚桥山,共同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赵世通,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李明远,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等人分别敬献花篮。

典礼在浑厚的鼓乐声中启幕。击鼓九通,鸣钟九响,悠远之声回荡山谷。两岸八组代表先后向黄帝像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肃立,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齐颂祭文,告慰先祖。

祭文曰:

岁在乙巳,时当季夏;巍巍古柏,肃肃祖陵。两岸同胞,心怀虔敬,谨备尊礼,恭祭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吾祖赫赫,伟业煌煌,肇始文明,光被遐荒。制礼作乐,教民德尚,行造舟车,医重岐黄。奠定华夏之根基,开创文明之先河。千秋万代,敬仰无疆。 

生我者炎黄,育我者华夏。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骨肉情长。炎黄子孙,风月同天,心心相依。青年学子,挺膺担当,再谱华章。 

漫漫兮,辉煌文明五千岁;悠悠乎,神州龙脉万年长。祖国统一,民心所向。民族复兴,大势之趋。同享太平世,共兴中华业。

桥山沮水,华胄共仰。常念始祖鸿德,永纪始祖丰功。冀佑中华之祥瑞,福泽万世之永昌。 

大礼斯毕,伏惟尚飨。

仪式结束后,两岸同胞共同拜谒黄帝陵,并参观轩辕庙、黄帝手植柏。本次典礼以“溯源、寻根、凝心、铸魂”为主旨,共同祭祖进一步增进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为深化陕台人文交流筑牢精神根基。

参加祭祖活动的台胞一致表示:“两岸血脉相连,共祭初祖让我们更深切体会到‘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感。”

约4000年前,舜、禹都重视祭祀黄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征战途中曾在桥山祭拜黄帝陵。公元770年,黄帝陵祭祀在唐代已正式成为官方祭典。

近代中华民族危难之际,黄帝陵祭祀成为凝聚中华儿女保家卫国、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

1908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派代表团专程赴桥山祭拜黄帝,并亲笔写《祭黄帝陵文》,题诗一首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1935年,国民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此后每年举行祭黄帝陵仪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号召全民族抗击外敌,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毛泽东亲笔起草《祭黄帝陵文》,号召“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1938年、1939年,国共双方又两次合祭黄帝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祭祀黄帝陵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祭祀规模日渐隆重。

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在台北市举行遥祭黄帝陵典礼。自1951年起,改为每年清明节举行。

2009年4月3日,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主持遥祭黄帝陵仪式,后任内六度参加遥祭黄帝陵典礼,并于2024年清明赴桥山亲祭黄帝陵。

不仅是政界,对黄帝精神的传承,在台湾的民间社会也经久不息。

1895年领导台湾民众抗击日本割占台湾的爱国义士丘逢甲,曾在诗作《题沧海遗民台阳诗话》中写下“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做素王臣。请将风雅传忠义,斑管重回故国春”的感人诗句,表达了中国人思念故乡、怀念先祖之情。

台湾光复后,1946年9月,林献堂等台湾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台湾光复致敬团”赴黄帝陵祭拜,以表达回到祖国怀抱的民族感情和认祖归宗的真挚情怀。因连日大雨导致道路受阻,致敬团成员无法抵达黄帝陵,只得在二百里外的耀县面对黄帝陵方向举行遥祭。60年后,即2006年10月25日,致敬团的后人再次组团拜谒黄帝陵,完成前人心愿,并将当年的祭文勒石刻碑,立于黄帝陵寝之侧,铭史铸魂、祭祖归宗。 “甲午不幸,乃沦倭寇,弹尽援绝,民主奋斗,五十年来,惨苦痛疚,压迫剥削,欺聚骗诱,向往故园,日夜祈救,八年战争,民族更生,旧耻尽雪,旧土重享,自由解放,全台欢庆,察功族德,日月光明,时将周岁,特向告祭,稍致微敬,远溯先世,天雨阻道,期复难衍,二百里程,乃不能前,郊原布祭,瞻望缠绵,桥山苍苍,河渭汤汤,千秋远祖,尚其来飨。”祭文中流露的台湾同胞认祖归宗的赤子之心,至今读来仍有气吞山河、荡气回肠之势。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次年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团”拜谒黄帝陵。他们身穿胸前印有“想家”的衣服,把从台湾带来的日月潭泉水、阿里山泥土等祭品供奉在始祖陵前,离开时带上黄帝陵故土返回台湾,以慰思乡之情。

多年来,清明公祭黄帝典礼结束后,不少台湾同胞都会在黄帝陵的“思源林”种树,抒发“四海皆兄弟,绵思情意同”的同胞之情。共祭黄帝成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生动体现。

如今,尽管面临民进党当局的重重阻碍,每年台湾岛内有识之士仍会举行祭拜黄帝的活动。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如今黄帝陵轩辕殿前的“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与“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矗立在黄帝陵轩辕殿前,无声诉说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辉煌,诠释着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民族特质,也呼唤着与“台湾回归纪念碑”的早日团聚。

当前,内有“台独”分裂分子兴风作乱,外有外部势力虎视眈眈,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由黄帝肇始的中华文明大一统启示我们,中华民族因国家统一而强盛,因国家分裂而弱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责任。两岸同胞理应以弘扬黄帝精神为纽带,秉持民族大义,着眼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厚植血脉相连、手足相亲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心聚力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同心共筑中国梦,让中华文明在薪火相传中更加焕发光彩,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聚焦2025陕台文化交流周丨台湾桃竹苗基层民众参访团走进陕西
【年轮作证·守护千年古树】(五)保生柏:寄托健康长寿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