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作证·守护千年古树】(五)保生柏:寄托健康长寿美好寓意

来源:爱黄陵 陕视新闻

创作日期:

在黄帝陵轩辕庙保生宫旧址,一株树龄约五千年的古柏傲然挺立。这棵名为“保生柏”的“活文物”,相传与黄帝时期的养生文化密切相关,如今正通过数字化监测技术得到科学保护。从北宋年间设立专职护林人至今,这株古柏凝聚着世代儿女守护文明根脉的信念,也寄托着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

保生柏,是因为生长在黄帝陵轩辕庙保生宫旧址而得名。保生宫是黄帝时期的重要活动场所,相传“医圣”岐伯曾在此与黄帝探讨医术,其对话内容后整理为《黄帝内经》中“养生、养心、养性”的理论核心,奠定了中医药学与养生学的基础,保生柏也因此被赋予健康长寿的文化象征意义。黄帝陵碑文显示,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宋仁宗诏令植树护陵并设置专职护林官职。到如今,一代代护林人接力守护,林树苍翠依旧,植绿护绿的传统也跨越千年。

盛夏时节,保生柏苍劲挺拔、树冠如盖。58岁的护林员祁万红已在此守护三十多年,日常巡护、防火防虫等工作从未间断。

护林事业代代传承。41岁的马超自幼生长在桥山脚下,与古柏相伴成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护林防火队员,操作无人机巡查保生柏树冠,用科技守护绿色遗产。

马超和团队每日采集保生柏的土壤墒情、叶绿素含量等多项数据,实时监测树木健康状况。2024年,景区率先引入民用防雷预警系统。

桥山之上,8.6万余株古柏蔚然成林,其中千年以上古柏达3万余株,构成全球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人工古柏林。这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千年生态智慧的结晶。

千年守护,换来苍翠依旧,从传统经验到现代科技,从树木保护到文化传承,一代代守护者用不同方式,续写着对绿色瑰宝的接力守护。

已是首篇
已是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