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脉度(17)

来源:黄帝内经

创作时间:

【题解】

本篇重点是讨论二十八脉的长度。经脉分布于头身四肢,既纵横交叉又相互衔接,而且各有起止点和循行线路,因此,手足六阴六阳与任、督、骄脉等二十八脉,都有一定的长度,其中以足之六阳经为最长,手之六阴经为最短,合计总长十六丈二尺。因篇中重在具体说明经脉的长度,即以《脉度》名篇。在讨论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经脉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是其中的主要论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指出骄脉的起止点与其通路,以及男子以阳骄为经,阴骄为络,女子以阴骄为经,阳骄为络的道理。

黄帝曰:愿闻脉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骄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注释】

①手之六阳:张景岳:“手有三阳,以左右言之,则为六阳。凡后六阴及足之六阴、六阳,皆仿此。”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经脉的长度。

岐伯回答说:手的六阳经脉,从手至头部,每脉长五尺,五六共三丈。手的六阴经脉,从手至胸中,每脉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计二丈一尺。足的六阳经脉,从足上行至头部,每脉长八尺,六八共四丈八尺。足的六阴经脉,从足至胸中,每脉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计三丈九尺。骄脉从足至眼部,每脉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左右合计一丈五尺。督脉和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计九尺。以上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这是营气运行的大经脉的情况。经脉循行体内,由经脉分支而横向循行的是络脉,由络脉再分出的是孙络。如果气盛而有淤血,应速行针刺出血。总之,邪气盛的用泻法,正气虚的饮汤药来补益。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注释】

①阅:经历,通过。五脏藏于内,其精气经历所属经脉而通于七窍。

【译文】

五脏的精气,经常从体内而上通于七窍。肺气通于鼻,肺气调和,则鼻能辨别香臭。心气通于舌,心气调和,则舌能辨别五味。肝气通于目,肝气调和,则目能辨别五色。脾气通于口,脾气调和,饮食就有滋味。肾气通于耳,肾气调和,则耳能听五音。如果五脏不调和,则七窍就不畅通。六腑不调和,则气滞血淤而外生痈疡。因此,邪气滞留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稽留,气稽留,则阳气偏盛。邪气滞留五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稽留,血稽留,则阴气偏盛。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运于内,所以称为“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营运于外,所以称为“格”;阴阳之气都盛,不能互相营运,则叫做“关格”。出现“关格”,就不能寿终正寝了。

黄帝曰:骄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也

岐伯答曰:骄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顺,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骄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注释】

①何气荣也:是说骄脉借何经之气而营运不休。

②“骄(qiāo)脉者”两句:指阴骄从足少阴经别出。

③濡目:濡养、滋润眼睛。

【译文】

黄帝问:骄脉从哪里起始,到哪里终止?是借助哪条经脉之气而运行的呢?

岐伯回答说:骄脉是从足少阴肾经分别而出,起于内踝前的然骨之后,向上经过内踝上部,直上沿股内侧进入前阴,上沿胸腹内部,进入缺盆,再上行至人迎之前,入顷骨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经脉、阳骄脉会合而上行,三经之气合并,还而下行,濡养两眼,如果阴骄脉气不能上营,眼睛就不能闭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

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译文】

黄帝问:阴骄经脉之气独运行于五脏而不营养六腑,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气的运行不能停止,就像水的流动不息一样。所以阴跡脉营养五脏,阳骄脉营养六腑。它们的运行如圆环一样没有开端,无法知道它的开始,只是终而复始的循环着。它们输送流溢的精气,在内灌溉脏腑,在外濡养腠理。

黄帝曰:骄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

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译文】

黄帝问:骄脉有阴骄、阳骄的不同,究竟依据哪一条脉来计算呢?

岐伯回答说:男子以阳骄计算,女子以阴骄计算,凡作为计数的就是经脉,不作为计数的就是络脉。

上一篇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16)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19)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