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中国节·清明 | 清明公祭日 寻根黄帝陵
【春天里的黄帝陵】苍翠黄帝手植柏 见证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
网络中国节·清明 | 寻根祭祖黄帝陵 勠力同心创伟业 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寻根黄帝陵 各族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走进延安
来源:黄陵融媒 新华视频
[内容简介]
树高千丈,也有根。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之所系,在一棵柏树上枝繁叶茂。 高20余米,胸围11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一棵相传是轩辕黄帝亲手栽植的柏树,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高高地撑在桥山之巅。 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黄陵县,是一个只有13万人口的小县城,却因为一座陵墓而蜚声海内外。《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墓,就在这勃勃生机的包围之中。 自公元770年唐王朝首次在桥山举行国家祭典活动,中国古代有史可考的公祭黄帝陵就有70多次。民间祭祀与纪念,更是数不胜数。 近代以来,黄帝陵更是成为维系华夏儿女情感血脉、见证着民族的坚毅与团结的标志。年年岁岁,鼓瑟不绝,仪式隆重,场面恢弘,公祭的盛况一年更胜一年。 现如今,桥山之上黄帝陵已被三万多株千年古柏和无数新木环抱。从一棵柏到一片林,是中华民族的绵绵不绝,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