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61)--晋书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晋书》,唐初官修史书,题房玄龄等撰。130卷。记载西晋和东晋156年的历史。 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卷一一天文上
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薄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黄帝创受《河图》, 始明休咎,故其《星传》尚有存焉。降在高阳,乃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
故黄帝书曰“天在地外,水在天外”,水浮天而载地者也。
黄帝坐在太微中,含枢纽之神也。天子动得天度,止得地意,从容中道,则太微 五帝坐明以光。黄帝坐不明,人主求贤士以辅法,不然则夺势。四帝星夹黄帝坐,东 方苍帝,灵威仰之神也;南方赤帝,赤燥怒之神也;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也。
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轩辕,黄帝之神,黄龙之体也。
卷一四地理上
黄帝则东海南江,登空蹑岱,至于昆峰振辔,崆山访道,存诸汗竹,不可厚诬。 黄帝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
昔黄帝令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八步。
昔黄帝旁行天下,方制万里,得百里之国万区,则《周易》所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者也。
扶风郡,汉武帝以为主爵都尉,太初中更名右扶风。统县六,户二万三千。
池阳,汉惠帝置。有截薜山。郿成国渠首受渭。雍侯相。有五時,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
卷一六律历上
《传》云:“十二律,黄帝之所作也。使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 懈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 二竹筒,写凤之鸣,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以定律吕。则 律之始造,以竹为管,取其自然圆虚也。”又云:“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六孔, 为十二月音。”
卷一七律历中
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黄帝因之,初作《调历》。
卷一八律历下
昔在帝代,则法曰《颛顼》、曩自轩辕,则历曰《黄帝》。《黄帝历》得四百六十六日,一蚀。
卷一九礼上
昔在上古,生为明王,没则配五行,故太昊配木,神农配火,少昊配金,颛顼配 水,黄帝配土。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于四郊,报之于明堂。
卷二二乐上
昔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渡》,周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卷二三乐下
蚩尤乱生灵,黄帝用兵征万方。
说者云,蚩尤氏帅勉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乃始命吹角为龙鸣以御之。
卷二四职官
黄帝置三公之秩,以亲黎元,少昊配九扈之名,以为农正。
侍中,案黄帝时风后为侍中,于周为常伯之任,秦取古名置侍中,汉因之。
卷二五舆服
昔者乘云效驾,卷领垂衣,则黄帝皂衣缠裳,放勋彤车白马。
卷三六卫璀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 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 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 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 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寿考 也。假借者,数言同宇,其声虽异,文意一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 质文著世。
卷五一皇甫谧
若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扁鹊造虢而尸起,文挚徇命于齐王,医和 显术于秦、晋,仓公发秘于汉皇,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徒恨生不逢乎 若人,故乞命诉乎明王。
卷一一四苻坚下
坚南游灞上,从容谓群臣曰:“轩辕,大圣也,其仁若天,其智若神,犹随不顺 者从而征之,居无常所,以兵为卫,故能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率从。”
卷一三O赫连勃勃
勃勃曰:“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