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5)--竹书纪年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竹书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编年体史书。晋太康年间发现于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战国魏襄王墓中,当系战国史官所作。此本唐以后渐佚,至南宋时仅存3卷。明嘉靖年间,又出现《竹书纪年》2卷,遂称汲冢所发现本为《古 本竹书纪年》,明嘉靖年间出现之本为《今本竹书纪年》。古本记事起于夏代,今本记事起于黄帝。所记史事多与传世史籍有异,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这里的选文,古本依据朱右曾辑、王国维校补之《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依据清人徐文靖《竹书统 笺》(《四库全书》本)。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 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
黄帝至禹,为世三十。
今本竹书纪年
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生而能言,龙颜,有圣德。能劾百神,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 四兽之力,以女魍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有景云之瑞,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 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见于摄提,名曰景星。帝黄服,斋于中宫, 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 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圃,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蚓如虹。帝 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
五十七年秋七月庚申,凤凰至。帝祭于洛水。
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翔于 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乃 召史卜之,龟憔,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憔。”雾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作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灵于明庭,今寒门谷口是也。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帝陟。帝王之崩皆曰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 时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