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93)--史纂通要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史纂通要》,元胡一桂撰。全称《十七史纂古今通要》。17卷。史论体著述。胡 一桂(1247—?),字庭芳,元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幼承父教,颖悟好学,尤精于 《易》,得朱熹学派之正,学者称双湖先生。其所撰《史纂通要》,搜集三皇至五代史 事,附以论断。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四库全书》本。
卷一 黄帝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子。都于轩辕之丘,以土德王。帝生而神 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于时神农世衰,炎帝侵陵诸侯,蚩 尤肆为强暴。轩辕修德治兵,三战而后,胜炎帝于阪泉,杀蚩尤于涿鹿,诸侯归之, 推轩辕代神农为天子,是为黄帝。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西至于崆峒, 南至于江,北逐薰鬻,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以兵师为营卫。有云瑞, 故其纪官也为云师而云名。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当辅佐。命大挠作甲子, 容成造历,隶首理算数,伶伦造律吕,臾区占星气,容成兼而总之。六术之中,律历 为要。历以斗柄建寅,春正月为岁首。律以黄钟之宫,声发于自然,为十二律之本, 度量衡之所由出。三者合律,然后措之。天下田可分,禄可均,礼可制,乐可作。故 律也者,万事根本也。又建左右史官,以纪言动,苍颉、沮诵实当其任。始作鸟迹篆, 谓之曰字。帝又上观天文,大明时令,乃行天下以观地理,画野分州,立步制亩,以 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以均生产,塞欺陵,弭斗讼。 又济以舟楫,导以服牛乘马。门柝、杵白、弧矢、宫室、棺椁、书契,罔不毕备夫。 然后制轩晃,别章服,使知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安其分焉。其通变而使不倦,神 化而使民宜,垂衣裳而天下治者如此。至和氤氲,群生安乐,凤凰巢阿阁,麒麟游于 郊,盛矣哉,五帝之世也!
帝四妃,二十五子,得姓者十有四人,为十二姓。生人以来,得姓之始,实由于 此。自今观之,伏羲、神农二圣人,去洪荒之世未远也,其风犹为朴略。至黄帝之世, 实为文明之渐。故昔之穴居野处者,今始有宫室;昔之污樽拯饮者,今始有什器;昔 之结绳而治者,今始有书契文字;昔之皮革蔽体者,今始有冠冕章服。其诸制器利用, 难以枚举,驳骏乎非复前日朴野之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