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文献资料(75)--元和姓纂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元和姓纂》,唐林宝撰。10卷。因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而名。原 书久佚。清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为10卷。这里的选文,依据的是中 华书局1994年点校本。
卷一
公孙,黄帝姓公孙,子孙因以氏焉。 封,姜姓。炎帝之后封钜为黄帝师。 容,《帝王世纪》:黄帝臣容成造历。
卷二
沮,黄帝史官沮诵之后。
卷三
稽,黄帝臣大山稽之后。
卷四
轩,《风俗通》:轩辕之后。
卷五
苍颉,注云:苍颉氏当是黄帝史官之后。
任,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各以德为姓,一为任氏。
卷六
董,黄帝之后,己姓国。
采,黄帝封其子于右北平采亭,因氏焉。
卷七
苟,《国语》:黄帝之后。
路,炎帝之后,黄帝封其支子于路。
卷八
大,《风俗通》:大庭氏之后。又大填、大山稽、黄帝师。
卷一〇
祝,黄帝,祝融之后。
玉,音宿。黄帝时公玉带造合宫明堂。 牧,黄帝臣力牧之后。
吉,黄帝之宗。
薛,黄帝二十五子, 一为任姓,裔孙奚仲居薛。
拓跋,《后魏书》云:黄帝子昌意之后,受封北土。黄帝土德王,北人为拓后跋 氏,后省文为拓跋氏。
翟,黄帝之后,代居翟地。
郦,黄帝之后,支孙食于郦,因氏焉。 力,黄帝臣力牧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