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维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国民政府敬派委员邓家彦代表致祭 于桥陵曰(1):
惟帝徇齐敦敏,精德立中[2]。始制法度,肇修人纪[3)。革狂榛 之俗,辟治化之途〔4〕。六相于以佐隆,百家由兹托始〔5〕。武烈文谟, 迈古铄今[6]。生民以来,巍乎莫尚[7]。弘惟五族,仰托灵庥,远遵盛 轨8〕。凡以弼我丕基,必求无忝前烈〔9〕。缅怀食德依仁之久,弥深 水源木本之思〔10〕。今者烽燧未靖,水旱间告(11)。夙夜孜孜,常殷 怵惕〔12〕。谨派专员、代表代行秩祀〔13〕,冀灵爽之默赞〔14〕,溥德泽 于斯民〔15〕。鉴兹微忱〔16〕,尚其昭格〔17)!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邓家彦(1883 - 1966):字孟硕,广西桂林人。早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司法部判事、广西支部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在上海先后 创办《中华民报》《独立周刊》。1934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
〔2〕徇:通“佝” (xùn)。《 说文解字 · 人部》:“徇,疾也。”徇齐,疾速,引申为敏慧,也即慧齐。《史记 · 五帝本纪》:“弱而能言,幼而徇齐。”裴驷《集解》:“徇,疾;齐, 速也。言圣德幼而疾速也。”唐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陛下以徇齐之圣,承宗庙之重。” 敦敏:笃实敏捷。《大戴礼记 · 五帝德》:“(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精德立中:即正德持中,无过与不及,德行精醇纯粹。《管子 ·法 法》:“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
〔3〕始制:创制。法度:礼仪制度。肇:开始。修:制定。人纪:人伦纲纪,也即人们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4〕革:改变、革除。狂榛:见前“狂狂榛榛”条。辟:开辟、开创。治化:文治教化。
〔5〕六相:传说中辅佐黄帝的六位臣子,即蚩尤、大常、奢龙、祝融、大封、后土,分掌天地四方。《管子 ·五行》:“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 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 神明至。”一说类似于《周礼》所称的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六官。于以:因而。佐隆:辅佐兴盛。百家:即百家之学,含儒、墨、道、法、阴阳、名、兵、纵横、农、小说等诸家,后泛指中华文化诸学派。
〔6〕武烈:武功。文谟:文略。迈古铄今:即超古照今。
〔7〕生民:氏族起源与形成。《诗 · 大雅 · 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 音辞》:“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巍:高大。尚:超过。 〔8〕弘:众多,广大。五族:此处具体指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泛指中华民族。庥:保佑、佑护、遮蔽。轨:轨仪、规范。盛轨,即美好的典范。《三国志 · 蜀志 · 先主传评》:“其 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9〕弼:辅助、帮助。丕:大。基:基业。丕基,即宏大的基业。南唐张绍《冲佑观》诗:“赫 赫烈祖,再造丕基。”忝:辱没。无忝,即不羞愧、不玷辱。《书 · 君牙》:“今命尔予翼, 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孔传:“无辱累祖考之道。”前烈:即前贤。
〔10〕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泽。语本《易 · 讼卦》:“六三,食旧德。”唐杜甫《奉送苏州李 二十五长史丈之任》诗:“食德见从事,克家何妙年。”食德依仁,即仰仗仁德。水源木 本:水之源头、木之根本,喻黄帝肇创开启人文文明的功业与德泽的重要意义。
〔11〕烽燧:夜间点火为烽,白天焚烟为燧,是古代边防用以报警的信号,此处指战乱。元周昂《晚 望》诗:“音书云去北,烽燧客愁西。”靖:安定、平定。间:不时、偶尔。告:汇报、告知。
〔12〕夙夜:早晚。《诗 · 鲁颂 · 有驱》:“夙夜在公,在公明明。”孜孜:勤勉、努力不息。 《书 · 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孔颖达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殷: 深厚、强烈。怵惕:警惕、戒惧。《书 · 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
〔13〕秩祀:按照礼分等级举行的祭祀活动。《孔丛子 · 论书》:“孔子曰:‘高山五岳定其差, 秩祀所视焉。’”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唐命秩祀,兹邑攸主。”
〔14〕灵爽:神灵、神明。晋袁宏《后汉纪 · 献帝纪》:“朕遭艰难,越在西都,感惟宗庙灵爽, 何日不叹。”默赞:暗中赞助福佑。明唐顺之《祭弓矢文》:“赖明灵之默赞,似有牖乎 余衷。”
〔15〕溥:传播、推广。德泽:恩德、恩泽。《韩非子 · 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仇于邻敌, 而内有德泽于人民。”
〔16〕鉴:鉴察、体谅。微忱:谦辞,指微薄的心意。明刘基《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蝼蚁有微忱,抑塞无由扬。”
〔17〕尚:或许、也许,表示期望的意思。昭:光明、显著。格:到来。昭格,即光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