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为世宗配享圜丘礼成祭告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汇编简注
创作时间:
维乾隆贰年,岁次丁巳,戊申月,丁亥朔,越辛亥日,皇帝遣翰 林院侍读学士世臣致祭于轩辕帝王曰(1):
自古帝王,宪天出治〔2〕,建极绥猷[3〕,德泽洽于万方,轨范昭于 百世(4)。朕纂承鸿绪〔5〕,景仰前徽[6],兹于乾隆贰年肆月拾陆日, 世宗宪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主配飨圜丘 礼成〔7〕,特遣专官,虔申昭告。惟冀永佑雍熙之盛[8〕,益昭安阜之 隆(9)。庶鉴精诚,尚其歆格!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三级纪录二次世臣,礼部文林郎加 一级那通,直隶鄜州知州加三级李如沆,署直隶鄜州同州府通判加三级 商兆麒,洛川县知县加二级张榕,署宜君县知县加一级刘士夫,署中部 县知县加一级吴敦儆,中部县儒学训导加一级武烈,宜君县典史加一级 沈仕廷,中部县典史加一级张大潢。
注释
〔1〕翰林院侍读学士: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 义,备顾问应对。
〔2〕宪天:效法天则。《书 ·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孔传:“宪,法也。言圣 王法天以立教于下。”出治:治理国家。明宋濂《送徐教授纂修日历还任序》:“凡兴王 出治之典,命将行师之绩,采章文物之懿,律历刑法之详……必商榷而谨书之。”
〔3〕建极:建立中正之道。《书 · 洪范》:“皇建其有极。”绥(suí) 猷 (yóu): 安抚黎民,顺应大道。《书 ·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4〕轨范:典范。《北史 ·魏彭城王勰传》:“汝亲则宸极,官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轨范。” 〔5〕鸿绪:帝王世代相传的基业。《后汉书 ·顺帝纪》:“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列。” 〔6〕前徽:先人美好的德行。〔7〕世宗宪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 · 胤祺,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宪天” 之“宪”,疑作“敬”。圜丘礼:祭天之礼。圜丘,圆形祭坛,法天而建, 一般位于国都南郊。 《周礼 · 春官 · 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贾公彦疏:“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位于今北京天坛的圜丘是明、清帝王祭天、祈求丰年之处。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复修,乾隆时加以改修。
〔8〕雍熙:和睦安宁。东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9〕安阜:安定富足。《元典章 · 圣政一 · 饬官吏》:“有抚字尽心,百姓安阜,钞法流通,政事卓异者,不次旌擢。”
清乾隆二年祭 文碑
清乾隆二年祭文 碑碑阳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