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国民政府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四月五日,国民政府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1),代表敬祀于桥陵曰:
惟我民族,肇迹昆仑[2],轩圣勃兴,奄有区夏〔3〕。武功文德,震耀千秋。释编简之昭垂(4),缅神灵之赫濯[5)。桥山在望,岁祀惟虔。溯自倭寇横侵6],政府坚持抗战,全民振奋,愈战愈强。联正谊以同盟,订平等之新约。敦盘揖睦〔7〕,胜利当前。凡兹国策之筹维8〕,胥仗威灵之相佑[9]。所冀雨旸时若,丰年占玉粒之盈〔10;烽燧全销(11,环宇庆金瓯之固〔12〕。尚飨!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祝绍周(1893—1976),字芾南,浙江杭州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先后任国民党第五军参谋长、中央军校洛阳分校主任等职。抗战爆发后,任鄂陕甘边区警备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76年病逝于台北。
〔2〕肇(zhào)迹:犹肇始、肇兴。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猗欤汝阴,绰绰有裕;戎轩肇迹,荷策来附。”昆仑:传说黄帝在昆仑山建造宫殿。
〔3〕奄有:全部占有,多用于疆土。《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区夏: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
〔4〕编简:书籍、史册。昭垂:昭示、垂示。
〔5〕赫濯(zhuó):威严显赫貌。
〔6〕倭寇:14—16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人民亦用以称日本侵略者。
〔7〕敦盘:指玉敦和珠盘,古代天子或诸侯盟会所用的礼器。《周礼·六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郑玄注:“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后用以指宾主聚会或使节交往。揖:辞让,谦让。《汉书·王莽传上》:“然而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谦退,动而固辞。”颜师古注:“揖,谓让而不当也。”〔8〕筹维:谋划考虑。
〔9〕胥:皆,都。《诗·小雅·角弓》:“尔之远矣,民胥然矣。”郑玄笺:“胥,皆也。”
〔10〕玉粒:指米、粟等粮食作物,取五谷丰登义。
〔11〕烽燧(suì):即“烽火”。此处代指战争。
〔12〕金瓯:金制的盆、盂之属,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原文无“金”字,据句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