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为慈宁太后万寿晋号祭告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汇编简注
创作时间:
维乾隆十七年,岁次壬申,二月初一日癸巳朔,越日,皇帝遣太常寺少卿涂逢震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陵曰(1):
惟帝王宪天依极[2],受篆承庥[3〕,教孝莫先于事亲,敛福用光 乎继治。是彝是训[4),缅维至德要道之归;寿国寿人,允怀锡类推 恩之盛(5)。兹以慈宁万寿【6],懋举鸿仪〔7〕,敬晋徽称[8],神人庆洽, 爰申殷荐,特遣专官,冀鉴兹忱,永绥多福[9]!
赍香帛官:礼部笔帖式柏福。从祀官:同州府盐捕通判加一级赵铨。陪祭官:鄜州直隶知州加三级武敬,洛川县知县劳尔昌,署宜君县知县朱家濂,中部县知县王纲,中部县儒学训导王运会,中部县典史信廷燮。
(黄帝陵轩辕庙碑廊存石碑)
注释
〔1〕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副贰,正四品。协助寺卿管理祭祀礼仪。涂逢震:字京伯、惊百,号古溪。江西南昌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2〕宪天依极:效法天则,依据中道、法度。
〔3〕受篆:接受天赐符命,显示帝王受命于天的合理性。《诗 ·大雅 ·文王序》:“文王受命作周也。”唐孔颖达疏:“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篆应《河图》。”承庥(xiū):承祖先荫庇。《释言》:“庥,荫也。”
〔4〕彝:常规、旧则。训:规则、法则。
〔5〕锡:即赐。推恩:广施仁爱,恩及百姓。
〔6〕万寿:本义指长寿。此处指皇太后的生日。清代多以万寿指皇帝、皇太后生日。如《林则徐日记 ·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万寿,黎明诣万寿宫行庆贺礼。”
〔7〕懋(mào):勉也。鸿仪:《易 ·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一说指盛大的典仪。
〔8〕晋:晋封。徽称:褒扬赞美的称号。南朝宋傅亮《进宋公为宋王诏》:“乘马之制,有陋旧章,徽称之美,未穷上爵,岂足以显报懋功。”
〔9〕永绥(suí): 永远安定。
清乾隆十七年祭 文碑
清高宗乾隆十七 年祭文碑碑阳 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