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国民政府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五日,国民政府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熊斌1],代表敬祀于桥陵曰:
惟我轩圣〔2〕,肇启中华。文德武功,神谟巍焕[3]。鼎湖虽邈(4),犹传弓剑之灵;汉時难稽〔5〕,尚着桥山之望。永瞻陵寝,万祀钦崇[6];光复以还,护维弥谨。近自盟邦敦好7],新约完成[8]。幸国家地位之增高,知民族精神之愈奋,誓殚心力,用济艰屯[9]。协气初和〔10〕,明禅载展。伏冀盛灵默相,胜残符赤水之征(11);远胄重光[12],启泰转黄图之运〔13〕。尚飨!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熊斌详细介绍见《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国民政府祭文》注释〔1〕。
〔2〕轩圣:传说黄帝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3〕神谟:神谋。《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朝廷神谟,欲必致休于步度之中。”巍焕:盛大光明、高大辉煌。
〔4〕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传说轩辕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下,汲鼎湖之水,鼎成而崩,乘龙升仙。《史记·封禅书》:“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邈:遥远。
〔5〕汉時(zhì):汉时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地方。時,古代祭天地和五帝的祭坛。
〔6〕钦崇:崇敬。《书·仲虺之诰》:“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7〕盟邦:犹盟国。此指美国。敦好:和睦友好。
〔8〕新约:1943年1月11日中华民国与美国签署《中美新约》,条约主要内容是美国放弃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与内河航行权,废止《辛丑条约》及其附件。
〔9〕艰屯:艰难。晋潘岳《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畹畹而将暮。”
〔10〕协气:和气。《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森逝。”唐李善注:“协气,和气也。”
〔11〕赤水:相传黄帝攻打蚩尤时,派天女魅下凡,使风静雨止,助杀蚩尤。女魑因没有神力无法返回天界,所在之地大旱。黄帝遂将女魑迁至赤水北岸。见《山海经·大荒北经》。
〔12〕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孔传:“言昔先君文武,布其重光累圣之德。”
〔13〕泰转:国运转好。“泰”卦是吉祥之卦,卦辞为“小往大来,吉,亨”,指占者可以付出少而收获大,事情发展顺利。黄图:《三辅黄图》的略称。借指畿辅、京都。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清倪璠注:“兹云黄图,谓畿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