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四月五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特派委 员蒋鼎文代表谨具牲醴鲜花之仪,致祭于我民族始祖黄帝之灵曰(1):
莽莽神州,圣祖始作[2]。扫荡蚩尤,奠定华夏〔3〕。桥尺山例,万 国被化(4)。呜呼!运丁阳九,倭夷肆毒(5)。竭泽倾巢,狼奔豕逐[6]。哀我黎元,罹兹残酷(7)。缅怀遗烈,益深耻辱[8]。披发缨冠,举国同仇[9]。攘彼枭口,奋我戈矛[10]。誓争独立,流血断头[11]。绳绳子姓,共济漏舟(12)。维我华胄,泱泱雄风〔13〕。地广人众,物力靡穷。艰难缔造,先举丰功〔14〕。图有救亡,四海景从[15]。不屈不挠,敢告苍穹〔16〕。灵爽在天,照临下土[17]。云旗车马,庇我疆宇〔18〕。民族复兴,克绳 祖武〔19〕。令节奉先,来陈尊俎[20]。神其格钦,鉴此精福[20]。尚飨!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1914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后参加讨伐陈炯明之战、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以及对红军的第三、第五次“围剿”, 是蒋介石的得力战将。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及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等。1974年病逝于台北。具:备办、准备。牲醴鲜花:即牺牲、酒水与鲜花。
〔2〕始作:初作、创始。
〔3〕扫荡:击败。奠定:确立、巩固基础。华夏:代指中国。《书 ·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4〕桥尺:比喻黄帝开创的礼仪法规。山例:边远地区的法令条例。被化:蒙受教化。
〔5〕运:时运。丁:遭逢。阳九:道家称天厄为阳九:指灾荒年景和厄运。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诛》:“会遭阳九,炎光中蒙。世祖拨乱,爰建时雍。”倭夷肆毒:指日寇侵略。
〔6〕竭泽倾巢:指出动全部力量。狼奔豕逐: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追逐,比喻坏人入侵,东冲西撞。
〔7〕哀:哀怜、可怜。黎元:黎民、百姓。罹:遭受、罹难。兹:这。 〔8〕遗烈:祖先遗业功绩。
〔9〕缨冠:形容急迫或急切地救助他人。《孟子 ·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10〕攘:排斥、攘除。枭:猛捷勇健。
〔11〕独立:不受奴役和屈辱。流血断头:比喻勇敢无畏、不怕牺牲。
〔12〕绳绳:众多、绵绵不绝。子姓:泛指后辈、子孙。《礼记 · 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 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郑玄注:“子姓,谓众子孙也。”共济:共同挽救、扶助。漏舟:比喻艰危困难的时局。
〔13〕华胄:华夏子孙。泱泱:气势宏大、连绵不绝。
〔14〕先举:率先开创。
〔15〕景从:即影从,如影随形。比喻紧密追随或趋从的人很多。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6〕苍穹:上苍,在此指黄帝。
〔17〕灵爽:神明。照临:照射。《左传 · 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下土:大地。《诗 · 小雅 · 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18〕云旗车马:指黄帝神明降临的仪仗。庇:保佑、荫庇。
〔19〕克:能够。绳:继续、延续。祖武:先人的事业与遗迹。武,步武、足迹。《诗 · 大雅 · 下 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郑玄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朱熹《诗集传》:“武,迹也。”
〔20〕令节:佳节。奉先:侍奉祖先。尊俎:尊与俎,祭祀的礼器。
〔21〕精禅:精诚的祭祀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