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陕西省各界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四月七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倡导民族扫祭之礼,特派专使,修榆桥陵〔1〕。陕西省党务指导委员会、 陕西省政府、西安绥靖公署,公推邵力子、郭英夫、冯钦哉、雷宝华、  李志刚、宋志先等[2],恭随瞻拜。谨代表全省人民,掬诚祭告于我民  族始祖轩辕黄帝之灵曰[3]:

伏以经纶草昧,肇开配天立极之隆(4);振立懦顽,必推创制显庸 之烈(5)。仰维黄祖创造中华民族以来,圣圣相承,迄于禹奠九州,惟 雍厥田上上[6]。自成周建都创业,以逮秦汉隋唐,历千百余年,陕西 实为我中华文化集成之地〔7〕。乃降至今日,竟渐即衰靡[8〕。中央乃眷 西顾,责以复兴之效(9)。才智短浅,未有寸功〔10〕;夙夜惕惧,如临于 渊(11)。伏念我黄祖干戈靖乱,统一华夏,披山通道,未尝宁居(12];今 有习于怯弱,安于逸豫者,实乃不肖之尤,我黄祖之灵必摒弃之[13]。 又念我黄祖发明制作,肇启文明,任重致远,以利天下〔14〕;今有惮于 进取,甘于锢蔽者,亦为不肖之尤,我黄祖之灵更必摒弃之〔15〕。是用 殚诚肃志,瞻对威灵〔16〕;所冀一德同心,恢弘祖烈[17]。凡我陕人, 誓随全国同胞之后,致力于复兴民族,期无忝为我黄祖子孙。惟我黄祖 之灵式鉴而祐启之〔18〕!尚飨!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褊(yuè): 古同“为”,祭名,中国夏商两代在春天举行,周代在夏天举行。修瀹,即 整治修复祭祀的礼仪。
〔2〕邵力子(1882-1967):原名邵景泰,字仲辉,号凤寿,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 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曾主持上海《民国日报》等。郭英夫(1881-1941):  又名英甫,陕西咸阳人,1934年担任西京日报社社长,并任省党部常务委员。冯钦哉(1889-1963年):山西万泉人,抗日爱国将领,中华民国中央执行委员,杨虎城部前期重要将领。 雷宝华(1893-1981):字孝实,原籍陕西安康,生于四川雅安,时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 建设厅厅长。李志刚、宋志先,未详,俟考。
〔3〕掬诚:捧出诚意,即竭诚。
〔4〕伏:敬辞,多用于臣下对帝王、下级对上级的陈述。经纶:原指整理丝缕,后引申为筹划、管理国家大事。《易 ·屯卦》:“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颖达疏:“经谓经纬,纶谓纲纶, 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于物。”草昧:天地初开时的混沌蒙昧状态。《易 · 屯卦》:“天造草昧。”孔疑达疏云:“草谓草创,昧为冥昧……言物之初造,其形未著,其体未彰,故在幽冥暗昧也。”肇开:开创。配天:与天相比并。《书 ·君奭》:   “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蔡沈《书集传》:“故殷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 立极:登帝位、秉国政。宋文天祥《涿鹿》诗:“轩辕此立极,玉帛朝诸侯。”配天立极,指成为地上的君王。隆:隆盛。
〔5〕振:振起。立:使确立。懦顽:怯弱愚顽。显:显赫、显著。庸:通“融”。显庸,即显明。 《国语 ·周语中》:“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俞樾《群经平议 ·春秋外传  国语一》:“显,明也。庸,读为融。《郑语》‘命之曰祝融’,韦解曰:‘融,明也。’  下文‘縠洛斗章,显融昭明',彼作融者,正字,此作庸者,假字。”烈:功业。
〔6〕黄祖:轩辕黄帝。迄:到。禹奠九州:夏禹开创奠定九州的格局。九州,《书 · 禹贡》作冀、 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指中国、天下。雍:雍州,即今陕西。《书 · 禹贡》:  “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注云:“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其,代指“九州”。上上:最上等。
〔7〕成周:古地名,即西周的东都洛邑。故址据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书 ·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逮:到、至。集成:汇聚而成,或指集大成。
〔8〕即:达到、接近。衰靡:衰败淫靡。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览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 
〔9〕眷:顾念、眷念。西顾:向西望。责:希求、要求。
〔10〕才智:亦作“才知”,即才能和智慧。汉徐幹《中论 · 智行》:“或曰:‘苟有才智而行不善,则可取乎?’”短浅:智虑、见识等短拙而浅薄。《汉书 ·孔光传》:“臣光智谋 短浅,犬马齿载(dié),     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寸功:微小的功绩。
〔11〕如临于渊:比喻谨慎小心的样子。《诗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2〕披山:开山;一说指旁山、靠山。通道:开通道路。宁居:即安居。《史记 ·五帝本纪》:“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司马贞《索隐》: “谓披山林草木而行以通道也。”
〔13〕逸豫:安乐。《诗 ·小雅 · 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伶 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不肖:不才。尤:特别者、突出的。
〔14〕肇启:开创。文明:文德辉耀。《书 ·舜典》:“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疏:“经 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任重致远: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前途无限。《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15〕惮:担心、害怕。甘:甘愿沉湎。锢蔽:即痼弊、顽疾。清林则徐《颁发查禁营兵吸食鸦片规条稿》:“访知弁兵锢蔽已深,几于固结莫解。”
〔16〕殚诚:竭诚。肃志:端正心志。《孔子家语 ·弟子行》:“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瞻对:朝见奏对。威灵:神灵。《楚辞 · 九 歌 · 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17〕冀:希冀、希望。 一德同心:指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恢弘:恢复弘扬。祖烈:祖业。

〔18〕式鉴:鉴察。祐:保佑。启:开启。

上一篇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政府祭文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祭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