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中国国民党中央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维中华民国三十有一年四月初吉,民族上冢之日〔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遣委员王陆一[2],谨以香花清醴致祭于轩辕黄帝之灵曰:
惟元祖奋迹神州3],肇造函宇[4]。功开天地,奠民族之丕基(5);道启洪荒,为文明之创始。首出庶物(6),而万国咸宁;载焕武功,而四方同理。昆仑云降〔7〕,坂泉伸斧钺之威[8〕;华夏风同,世代衍神明之裔。凤凰天际〔9〕,八纮而律吕齐声〔10〕;黼敝人间(11),九有而衣冠表德〔12〕。伟制作之施张〔13〕,复生民之典则(14)。同文字于广大之宗邦,永威灵于遐荒之震格〔15〕。春秋绵延,东方史籍无非缵述之文〔16〕;世界纷纭,中国精神益动邦邻之色。狂倭蠢犯,飞海鸱张[17]。匡恢领土,简励戎行。原陵巍巍〔18〕,大风泱泱〔19〕。峻参天之黛柏,肃万祀之馨香。子孙大复仇之义,弓剑悬戡乱之光[20]。惟党誓命,用策群心。必夷艰险[21],以启山林。复疆原于奋迅[22],跻民物于升平[23]。已驰域外之师,玄黄苦战(24);即献国门之捷,青白雄旌〔25〕。环拱众灵,万水千花春日;精诚遣荐[26],云门大武祥音[27]。尚飨!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上冢:上坟,扫墓。《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2〕王陆一(1897—1943):原名肇巽,又名天士,陕西三原人,1912年考入西北大学,1925年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先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书记长、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1941年调任山西、陕西监察使,不久病逝。
〔3〕奋迹:谓奋起投身从事某活动。
〔4〕肇造:开始建立。函宇:宇内,四海之内。
〔5〕丕基:伟大的基业。《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朕虔承顾命,获嗣丕基,常惧颠危,不克负荷。”
〔6〕庶物:各种事物。
〔7〕云降:云气下降若伞盖,祥瑞也。《史记·孝武本纪》:“今鼎至甘泉,光润龙变,承休无疆。合兹中山,有黄白云降盖,若兽为符,路弓乘矢,集获坛下,报祠大飨。”
〔8〕坂泉:即阪泉,古地名。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斧钺(yuè):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此指兵器,形容军容之盛。〔9〕天,原作“大”,据文意改。
〔10〕八纮(hóng):八方极远的地方。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后亦用以指乐律或音律。
〔11〕浦蔽(fǔfú):古代礼服上绘绣的半青半黑花纹,此处指使其华美。
〔12〕九有:九州。《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
〔13〕施张:施行。
〔14〕复(xiòng):远,深远。
〔15〕遐荒:边远荒僻之地。
〔16〕缵(zuǎn)述:继承传述。汉王逸《<离骚>后序》:“舒肆妙虑,缵述其词。”
〔17〕鸱(chī)张:如鸱张翼。比喻猖狂、嚣张。鸱,鸱鸮,一种凶猛的鸟。此处以鸱鸟比拟日军侵略者。
〔18〕巍巍:崇高雄伟的样子。
〔19〕泱泱:气势宏大。
〔20〕裁乱:平定乱事。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或者睹汤武之龙跃,谓戡乱在神功;闻孔墨之挺生,谓英睿擅奇响。”
〔21〕夷:铲平,削平。《逸周书·武称》:“夷厥险阻。”
〔22〕奋迅:精神振奋,行动迅速。《后汉书·耿纯传》:“大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奋迅拔起,期月之间兄弟称王。”
〔23〕民物:泛指人民、万物。汉蔡邕《陈太丘碑》:“神化著于民物,形表图于丹青。”升平:太平。
〔24〕玄黄:《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高亨注:“二龙搏斗于野,流血染泥土,成青黄混合之色。”后因以“玄黄”指血。此处指当时抗日战争之激烈。〔25〕青白:中华民国国旗饰样有青天、白日之图案。
〔26〕荐:指祭品。《礼记·祭义》:“奉荐而进。”
〔27〕云门: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