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民政府祭文
来源:《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创作时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 如,谨以香醴庶馐代表敬祭于桥陵(1),其词曰:
惟帝制周万物,泽被瀛寰〔2〕。拯群生于涂炭,固国本于金汤[3]。 涿鹿征诸侯之兵,辔野成一统之业4)。干戈以定祸乱,制作以开太平(5)。 盛德鸿规,于今攸赖[6]。今值清明之良辰,援修禅祀之旧典[7]。园寝 葱郁,如瞻弓剑之威仪[8];庭燎通明,恍接云门之雅奏(9)。所冀在天 灵爽,鉴此精诚[10;默启邦人,同心一德(11;化灾诊为祥和,跻一 世于仁寿〔12〕。庶凭鸿脱,以集丕功〔13〕。备礼洁诚,伏维歆格〔14〕!
(《黄帝祭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1〕林森(1868—1943):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福建闽侯人,近代著名政治家。孙蔚如(1896-1979):陕西西安 人,1916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1年加入陕西靖国军杨虎城部,1937年参与发动西安事变, 继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参加中条山保卫战,是陕军抗日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历任陕西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香醴:醇香的甜酒; 一 说指香火与甜酒。庶馐:同“庶羞”,多种美味。《仪礼 · 公食大夫礼》:“上大夫庶羞二十,加于下大夫以雉兔鹑驾。”胡培翠《仪礼正义》引郝敬云:“肴美曰羞,品多曰庶。”
〔2〕瀛寰:世上、世界。元萨都刺《谒抱朴子墓》诗:“真境空明自今古,烟霞依旧隔瀛寰。”
〔3〕金汤:“金城汤池”的省略语,即金属的城墙、滚热的护城河,比喻城池坚固无比、防守严密。《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4〕辔野:即绝辔之野,征讨蚩尤中冀之诛。成:成就、形成。
〔5〕干戈:战争。制作:礼仪制度。
〔6〕盛德:高尚的品德。《易 ·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鸿规:根本大法或规章。南朝齐王俭《高帝哀策文》:“俾兹良史,敬修旧则,敢图鸿规,式扬至德。”
〔7〕援修:支持重修。禅祀:祭祀天地之礼。《诗 ·大雅 ·生民》:“克禅克祀,以弗无子。”旧典:传统的典礼与制度。
〔8〕葱郁: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弓剑:喻军队。威仪:仪仗、扈从。
〔9〕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诗 ·小雅 ·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周礼 ·秋官 · 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玄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 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通明:通彻明亮。恍:恍惚、仿佛。接:听到。云门: 祭祀天地的乐舞,相传为黄帝所作。雅奏:典雅的音乐。
〔10〕灵爽:精气、精灵。精诚:忠诚、诚挚。
〔11〕邦人:国人。同心一德:即同心同德、 一心一德,团结合作。
〔12〕化:转化、变化。灾诊:灾祸。跻:升、登。 一世:举世、全天下。仁寿:有仁德而长寿,指美好的理想社会。《汉书 · 王吉传》:“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 〔13〕庶:或许,希望。鸿观:巨大的赏赐与恩惠。集:成就。丕功:大功。
〔14〕备礼:礼仪完备。洁诚:态度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