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宗道光九年(1829)祭文

来源:黄帝陵轩辕庙碑廊存石碑

创作时间:

维道光九年,岁次己丑,正月丙申朔,越二十七日壬戌,皇帝遣西 安副都统福桑阿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神位前曰:维帝王治奉三无〔1〕,功彰九伐〔2〕。诘戎兵而肄武〔3〕,骏烈绥戡〔4〕; 扬弧矢以宣威〔5〕,鸿猷震叠〔6〕。兹以凶酋翦灭〔7〕,疆土孟安〔8〕。 昭耆定于极边〔9〕,共觇一道同风之盛〔10〕;缅声灵于列代,益著万 方向化之庥〔11〕。敬荐馨香,伏祈昭鉴〔12〕。赍香帛:西安笔帖式哈明阿。陪祭官:鄜州直隶州知州吴鸣捷,署 宜君县事即补知州彭衍墀,中部县知县李登螭。执事官:鄜州直隶州州 同谭璃,鄜州直隶州州判沈莲启,代理中部县训导鄜州训导徐效陵,中部县典史舒志相,分防中部汛经制外委朱魁。

(黄帝陵轩辕庙碑廊存石碑)

注释
〔1〕三无: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礼记 ·孔子闲居》:“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孔颖达疏:“此三者,皆谓行之在心,外无形状, 故称无也。”
〔2〕九伐:对九种罪恶的讨伐,泛指征伐。《周礼 ·夏官 ·大司马》:“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告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 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大戴礼记 ·朝事》:“明九伐之法,以震威之。”
〔3〕诘戎兵: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肄武:练习武事。
〔4〕骏烈:盛业。绥:安抚。《诗 ·大雅 · 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戡:平定。《书 ·康王之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
〔5〕弧矢:本指弓箭,此谓武功。《易 ·系辞下》:“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6〕鸿猷:鸿业、大业。唐肃宗《命有司举行郊庙大礼诏》:“朕获嗣鸿猷,敢志虔敬。”震叠:使震惊。亦作“震迭”。
〔7〕凶酋:犹敌酋,敌人的首领,此指侵略者。翦灭:剪除消灭。《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8〕孟:开始。魏曹丕《登城赋》:“孟春之月,唯岁权舆。和风初畅,有穆其舒。” 
〔9〕耆定:平定。极边:非常遥远的边境。
〔10〕觇(chān):查看。一道同风:此谓教化相同。一道,方向相同。同风,风俗、礼节相同。  
〔11〕向化:归顺服从。《后汉书 ·寇恂传》:“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 
〔12〕伏祈:祭祀常用语,恭敬地祈望。伏,敬辞。

上一篇
清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为太后万寿晋号祭告祭文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祭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