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六秩万寿祭告祭文

来源:黄帝陵轩辕庙碑廊存石碑

创作时间:

维嘉庆二十四年,岁次己卯,三月朔,越祭日丁未,皇帝遣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和桂致祭于黄帝轩辕氏之神曰:
维帝肇握乾符〔1〕,递承泰策〔2〕。制礼作乐,垂明备于简编;腾茂  蜚英〔3〕,留声灵于弓剑。兹以朕庆逢六秩〔4〕,欢洽万方,周甲篆以提 鳌[5],萃任林而锡福[6]。知其政,知其德,迄今钦治统之隆;作之君, 作之师〔7〕,稽古荷心传之赐〔8〕。忆五旬之介祉〔9〕,曾荐维馨〔10〕;  阅十载以升香,用昭有恪〔11〕。伏祈歆格,虔奉精禅。赍香帛:礼部笔帖式台灵阿。陪祭官:鄜州直隶州知州鄂山,中部 县知县恒亮。执事官:中部县训导朱体元,宜君县马栏镇巡检刘询,中 部县典史曹昌龄,宜君县典史张政。

(黄帝陵轩辕庙碑廊存石碑)

注释
〔1〕肇握乾符:开始掌握受命于天的符瑞。肇,开始。乾符,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2〕泰策:国泰民安之策。泰,平安。
〔3〕腾茂蜚英:盛名与实际相符,称颂声名事业日盛。《史记 · 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飞扬英华之声,腾驰茂盛之实也。”
〔4〕六秩:六十年。 一秩为十年。“秩”,原碑文作“帙(表)”,据文意改。
〔5〕提鳌(xī):提福,安福。鳌,古同“禧”,吉祥。
〔6〕壬林:形容盛大的样子。《诗 ·小雅 ·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福:赐福。 
〔7〕作之君,作之师:为他们设置君王,为他们设置老师。《书》:“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8〕稽古:考察古事。心传:宋儒宣传道统,谓《书 ·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为尧舜禹传授心法,称十六字心传,后指师递相传为心传。
〔9〕介祉:大福。
〔10〕“维馨”,《黄陵县志 ·序》1944年铅印本作“维藩”,当是。维藩:喻保卫疆土的重任。诗 ·大雅 ·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毛传:“藩,屏也。” 
〔11〕有恪(kè): 恭敬诚笃貌。

上一篇
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祭文
清仁宗嘉庆五年(1800)为高宗配享圜丘礼成祭告祭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