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阴阳系日月(41)
来源:黄帝内经
创作时间:
【题解】
本篇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论述人体的上下、左右,手足经脉,与日月、天干、地支的阴阳配属关系,并据此提出针刺方面的注意事项。由于本篇主要是根据日月相对转移的现象,来说明自然界阴阳盛衰的情况与手足阴阳经脉的活动规律,故以《阴阳系日月》名篇。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
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①,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注释】
①“故足之”两句:足之十二经脉,指足三阴、三阳经,左右共十二经脉;十二月,即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因两足在腰以下,下为阴;月与日相对,则月属阴。所以把两者联系起来,认为足十二经与十二月相应。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与人体是怎样相应合的?
岐伯说:人体的腰以上属天,腰以下属地,所以腰以上属天为阳,腰以下属地为阴。所以在下的足部的十二条经脉,与十二个月份相应。因为月生于水,属阴,所以在下的属阴;在上的手十指,与十日相应,日主于火,属阳,所以在上的属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
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①,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注释】
①“寅者”两句:寅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将十二地支,按先后顺序,从寅开始,配属十二月,叫做“月建”,作为每一个月份的符号。正月寅是古代天文学家从观察北斗星所指的方位定出来的。因北斗由七星组成,其中一至四星名魁,五至七星名杓,又称“斗柄”。斗柄在每年正月的黄昏时指向东北寅位,二月指向东方卯位,三月指向东南辰位,四月指向东南巳位,……十一月指向北方子位,十二月指向东北丑位。以正月为初春,为一年中阳气初生的时候,故曰“正月之生阳也”。
【译文】
黄帝问:十二月、十日与经脉相配合是怎样的?
岐伯说:正月配寅,称为正月建寅,阳气初生的时候,主左足的少阳经;六月建未,主右足的少阳经;二月建卯,主左足的太阳经;五月建午,主右足的太阳经;三月建辰,主左足的阳明经;四月建巳,主右足的阳明经。因三四两个月夹在两阳的中间,而为两阳合明,所以叫做阳明。七月建申,是阴气渐生之时,主右足的少阴经;十二月建丑,主左足的少阴经;八月建酉,主右足的太阴经;十一月建子,主左足的太阴经;九月建戌,主右足的厥阴经;十月建亥,主左足的厥阴经。因九十两个月夹在两阴的中间,为阴气交会的时间,所以称为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译文】
甲日主左手的少阳经,己日主右手的少阳经。乙日主左手的太阳经,戊日主右手的太阳经。丙日主左手的阳明经,丁日主右手的阳明经。丙丁都属火,丙、丁日是两火合并,所以称为阳明。庚日主右手的少阴经。癸日主左手的少阴经。辛日主右手的太阴经,壬日主左手的太阴经。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译文】
足在下属阴,所以足的阳经,为阴中的少阳;足的阴经,为阴中的太阴。手在上属阳,所以手的阳经,为阳中的太阳;手的阴经,为阳中的少阴。总之,腰以上属于阳,腰以下属于阴。
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译文】
至于五脏方面,心为阳中的太阳,肺为阳中的少阴,肝为阴中的少阳,脾为阴中的至阴,肾为阴中的太阴。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
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①,无刺左足之阳②;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②;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注释】
①人气:人体的正气。
②无刺左足之阳:正月不宜刺左足的少阳经,二月不宜刺左足的太阳经,三月不宜刺右足的阳明经。总的是不刺与月建相配合的经脉,以避免伤损正气。其余类推。
【译文】
黄帝问:在治疗上如何运用这些道理呢?
岐伯说:正月、二月、三月分主左足的少阳、太阳、阳明经,此时的人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阳经;四月、五月、六月分主右足的阳明、太阳、少阳经,此时的人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阳经;七月、八月、九月分主右足的少阴、太阴、厥阴经,此时的人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阴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主左足的厥阴、太阴、少阴经,此时的人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阴经。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
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译文】
黄帝问:从五行来说,东方为天干中的甲、乙,同属于木气,旺于春季,春季的颜色,为苍色,主肝脏。肝的经脉,是足厥阴。现在把甲配属左手的少阳,与五行配天干的规则不同,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根据天地阴阳的规律来说明手足经脉的阴阳属性的,不是按四时配合五行的次序来分阴阳的。而且阴阳是有名无形的抽象概念,所以用阴阳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可以由一推到十,进一步分析,可以由百推到千,推演至万,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