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岭春烟”与“龙湾晓雾”

来源:陕西省志 ·黄帝陵志

创作时间:

黄陵县城东,有个苍翠的凤岭岗,松柏遍野、芳草如茵。每当春秋之际漫步山冈, 偶尔会见不远处一股浓雾从平地上冲出,似有人在施放烟火,却看不见火焰;像炸弹 忽然爆炸,但听不到轰响。倘要寻迹觅踪,奔到刚才冒出烟雾的地点细看,芳草青青,

没有任何痕迹,不知这股上冲的浓雾来自何方。这就是“黄陵八景”之一的“凤岭 春烟"。

从风岭岗下,顺着沮水蜿蜒向东十五里,有个山冈形似龙头,因而名叫龙首村。 这里山回水曲,绿柳轻垂,风景秀丽。每当展曦未露,晓色空蒙,山湾处云雾蒸腾, 水气接天,由淡转浓,自薄变厚,形成乳白色的云雾,撕不破,扯不开,笼罩在山环 水转处,随着微风,翻来滚去,似海浪在汹涌,配上那鲜红的朝阳,形成云海日出的 壮观景色,直到朝阳上山,云雾才会消失。然而这云雾来自何方?匿向何处?又使你 无处寻觅!这又是“黄陵八景”之一的“龙湾晓雾”。

龙湾晓雾迷长岸,凤岭春烟接暖岗。说起两处奇景,这里流传着一则有关黄帝的 传说。

当年轩辕黄帝率兵战胜蚩尤,高奏凯歌返回桥山,解散部队,依旧过着“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的勤劳生活。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他教蚕桑,制衣冠,造舟车。 大概上天也知道他们需要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所以五天刮一阵和风、十天下一场细  雨,从此,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看到人民生活美好,黄帝非常高兴, 他用刀砍下青竹,制成箫管,在劳作和处理完公务之后吹箫,抒发他欢畅的心情。从  此以后,悠扬婉转的箫声,常伴着微风飘向天外。只要黄帝一吹箫,不但附近的人民 凝神细听,就是百鸟也停止歌唱,飞集到他身旁来,天上的云彩也集拢到他头顶的空 中不动了。

有一天下午,黄帝田中劳作已完,回来处理完公务,而嫘祖的饭尚未做熟,他顺  手拿着箫出了家门,登上桥山,来到亲手种植的柏树下。只见山下庄稼一片油绿,丰  收在望,庄稼地里的百姓欢歌笑语, 一派升平景象。黄帝万分高兴地依着柏树吹箫, 轻风吹送,悠扬的箫声立即飘向四方。不到剥两张狼皮的时间,周围已经聚集许多人  在静听。这时夕阳将下,余晖满天,彩霞从四方向山顶上空集拢,把整座山冈染得五 光十色,像锦缎似的瑰丽无比。

“看!东边天上是什么东西飞来了?”听众中有个青年大声喊叫起来。

正在静听吹箫的人同时抬头向东望去,只见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 一片五彩斑斓 的锦缎向头顶飘来。有一个人不以为奇地叽咕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约又是一 片彩霞来听我们黄帝吹箫。”

刚才喊叫的青年争辩说:“不对,是只大鸟带着一群鸟飞来了!”

大家再仔细一看,果然有只闪着五彩光华的大鸟,率着一群大小不等各式各样的 鸟飞驰而来。顷刻之间,这群鸟已飞临上空,它们盘旋了一阵后,就落在梧桐和柏树 上。这只大鸟振动着五彩斑斓的羽衣,和着黄帝箫声的节拍边舞边叫,那声音如同金 玉相击,清悦而且圆润。大家既惊奇于大鸟美丽,又沉醉于这美妙的鸣声,个个听得如醉如痴。直到黄帝箫声停止,鸟声渐歇,大家才清醒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见多识 广的轩辕黄帝、向他请教这只美丽大鸟的名字。

黄帝看了看停在不远处的大鸟说:“这鸟叫凤凰,是百鸟之王,所以百鸟紧随着 她。她不见梧桐不栖、没有碧玉的石不歇。她是吉祥的象征,只要她在那里降落,那 里的人民就幸福安康,上天将赐福给那里的人。”

大家听后都非常欢喜地顶礼膜拜,欢庆这瑞兆的降临。

黄帝又笑着对大家说:“各位以前不是要求我给这座山冈命名吗?今天凤凰在山 上降落,就叫凤岭吧。”臣民们又是一阵欢呼,庆祝这美好山冈名字的诞生。由于凤 凰住在这里,因而山上百鸟飞翔,凤岭山下更加欢腾了。

凤凰带来欢乐,却也带来灾难。就在这一年秋收过后,突然有一队人马恶狠狠地 扑来,在距凤岭十五里的地方扎营。黄帝得到报告后,一方面做好应急准备,一方面 派一名大臣带着东西去劳军,询问他们的去向,以便安排招待。谁知这一友好表示, 却被看成软弱可欺之举。过不了多久,使臣带回来一个对方的将领,他蛮横地对黄帝 说:“我们魔王是最有本领的,应该统治天下,你只有率领臣民投降,求得魔王的宽 恕,才有生路。否则,就要全遭杀戮!”黄帝的大将应龙听后,眼中喷射火焰,对着 使者大吼一声说:“狂妄至极!你们去打听一下,蚩尤是怎样全军覆没的!”

黄帝平静地说:“你们想必知道,我才与蚩尤决战回来,人民吃够战争的苦头,需  要休养生息。如果你们首领有引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好谋略,我愿意听从他的指  挥。”来使傲慢地回去了。大臣们都劝黄帝做好准备,迎击这批入侵的敌人。正在这  时,进来两个人,这是刚才跟随那使者来的奴隶。他们看到黄帝这么和蔼可亲,这里   的人民如此相亲相爱,自由平等,就偷偷跑来说:“圣明的黄帝啊,我们的首领是个   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凭着他的妖术,到处抢掠,天天杀人,希望您杀了他,解救我们。”

黄帝安慰并收留了他俩,命人领他俩去休息后就召集大臣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战 争是不可避免了。为了做好防御敌人的准备,黄帝下达了动员令。

随着命令的传出,各部落都立即行动起来了,号角在晚风中传递,人民束紧虎皮 裙,带着弓箭和戈戟迅速集合。夜幕刚刚降临,桥山上下立即篝火熊熊,号角声声, 雄壮的战歌在山谷中回荡。

天刚亮,魔王的使臣又来了,他狂妄地宣称:“如果黄帝已经惧服,就必须完全 听令。魔王痛恨凤凰不在他管辖的地方停落,却径直飞到桥山来,为此,黄帝必须 用箫引来凤凰并把它杀死,献给魔王,并且从此每一月送去十名美女,否则,就必 须应战!"

黄帝听后非常愤怒,他对来使说:“我们不希望打仗,但并不惧怕打仗。既然你 们这么不讲理,我们明天就决战!”打发走来使后,黄帝叫出昨天来投奔的奴隶,询问魔王的情况。其中一个说:“这是个虎头牛身图腾的部落,打猎为生,凶悍成性,那 魔王是个山魅,会布五里迷雾。”黄帝了解完情况后,让他们回去休息,就命令力牧 带着一批部队,携带他大破蚩尤时的指南车,正面迎击敌人;又命令应龙率领部队从 侧面助战。

这一夜过得很平静,只有号角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回响,预示着一场决战就要到 来。凤岭岗下,大家情绪激昂,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严惩来犯的敌人。

第二天,晨星刚刚隐落,黄帝登上凤岭东望,只见十五里外迷雾遮天,白色的浓 雾滚滚向桥山涌来。很明显,敌人已经进军了。必须把敌人堵在外面,不能让他们进 入桥山!他拔出剑来,转身向传令官下达进军令。霎时间,风岭上下战鼓轰响,号角 齐鸣,大军呐喊着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

如雨的羽箭交错,迷雾中刀光闪烁,一场空前的大战在白色浓雾中展开。震撼山  谷的喊杀声,催人投入战斗,刀光剑影造成腥风血雨,浇湿勇士的伟躯;咚咚咚的战  鼓,召唤着后援部队到来。由于有指南车的指引,战士没有迷失方向,但迷雾越来越  浓,使人伸手不见五指,更不用说辨清面前的敌我。正在这时,应龙的援军赶到了。 应龙将军见迷雾太浓,他就地一滚,变成一条闪着金光的巨龙,以尾划地领路冲向敌 人。在应龙的尾划过的地方,平地马上出现了一条河,这就是现在的沮河,河的两岸 就成了山峦。迷雾被雷雨压入河谷中,消失在沮河水上,山峦露出来了,敌人就被迅 速消灭,并且魔王也被活捉了。

由于应龙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往返冲杀旋转,所以距凤岭十五里的地方,沮河 环曲多湾,又由于应龙回头堵住魔王逃跑的退路,所以那里就叫“龙首村”。正因为 此地山回水曲,水蒸云蔚,因此春秋仍然迷雾空蒙。

为了让魔王有思悔的时间,也为了不让他再糟害人民,黄帝命令五丁力士把魔王 压在凤岭岗下,并随手用印台镇住,这就成了与凤岭隔河相望的“印台山”。

几千年过去了,魔王被压在凤岭山下,看到人民安居乐业,深悔自己不该来破坏 这和平安宁的环境,不该来进犯这勤劳勇敢的人民,有时就悔恨地吁一口气,成了从 平地上突然冒出的烟柱。

上一篇
汉武仙台传说
帽子和鞋的来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