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讲 时间技艺

发布时间:

第一百五十五讲 时间技艺
举办方式: 线下
举办时间: 25-03-16 20:00 — 25-03-31 20:00
举办地点: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
是否需要报名:
报名时间:25-03-12 10:14 — 25-03-16 10:14
讲演主题: 时间技艺
主讲人: 郭福祥

专家介绍:

郭福祥,男,汉族,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博物馆学专业,同年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工作为宫廷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现为研究馆员。从事帝后玺印、钟表、中西文化交流、宫廷生活等方面的文物和历史的综合研究。

在故宫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努力将自己的研究与故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针对故宫藏品中十分重要但过去又少有研究的帝后玺印、钟表两类文物,利用档案、文献、实物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出版了多部相关专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曾赴英国、西班牙、荷兰、德国、瑞士等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讲座提纲:

作为正在午门展出的“有界之外: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中“时间技艺”单元策展人,主讲人郭福祥先生将以卡地亚典藏中的卡地亚钟表为例,将卡地亚典藏钟表珍品放在时间历史和全球空间维度中,结合故宫院藏的中国市场表加以分析,从中探寻卡地亚钟表的中国风格及其表现方式,讲述其立足于悠久历史传统,更着眼于创造未来的发展轨迹。

发表论著:

专著:

《明清帝后玺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1月。

《乾隆的“钟极”梦想: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钟表的中国传奇》(法文版),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

《明清皇帝与钟表》,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6月。

《中国皇帝与洋人》,时事出版社,2002年2月。

论文:

《清前期中西宫廷交往中的礼品考察》,《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4期。

《乾隆宫廷制玉新工具“秦中钢片”考——兼论凿錾技术与清宫大型玉器制作的关系》,《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第1期。

《乾隆宫廷玛纳斯碧玉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2期。

《平七与镟玉技术在宫廷的传播》,《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3期。

《清宫造办处里的西洋钟表匠师》,《故宫学刊》(第八辑),2012年6月。

《乾隆时期宫廷钟表收藏考述》,《故宫学刊》,2011年6月。

《凤在龙上——慈禧太后的宝玺 》,《紫禁城》,2011年第10期。

《乾隆帝与苏州玉器雕刻》,《故宫学刊》(总第六辑),2010年9月。

《乾隆帝与清宫玺印收藏》,《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2005年。

《关于清代的苏钟》,《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1期。

《清宫太阳系仪与哥白尼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3期。

《清宫中的钟表陈设及使用》,《日升月恒——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文物展》,2004年。

《康熙时期的养心殿》,《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4期。

《雍正朝宫中钟表制作及相关问题》,《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2)》,2000年。

火狐 谷歌 360浏览器 最佳分辨率(1920 * 1080)